隆萬盛世 作品

646雜事

  所以,新築的險山堡實際上是明朝拓邊的一次行動,包括之後李成梁力陳修建寬甸六堡為明朝擴疆百里,直接把邊境前推和朝鮮接壤。

  明初的時候,大明朝在劃定疆域時,有意和朝鮮之間留下一片緩衝區,這也是一些人吵嚷著領土爭端的原由。

  不過在嘉靖朝,這些緩衝區大多被明朝佔據,也就直接將其納入明朝版圖。

  後世許多人把明軍曾經去過的地方認定為明朝疆域,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其實領土一個最重要的標誌都是“實際控制”。

  不管有多少理由,只要沒能實際控制,所謂“領土”都不過是一句笑談。

  險山參將駐鎮險山堡,下轄新安堡、草河堡、曖陽堡、灑馬吉堡、寧東堡、江沿臺堡、甜水站堡、青谷峪堡、鎮夷堡、鎮東堡、鳳凰城堡、湯站堡等十三個堡城、七十四個邊墩、四十餘個腹裡墩,共計有官軍七千餘名,邊牆長達四十餘公里。

  這些軍事設施的構築,讓大明朝實際控制的疆域向外拓展,明軍的步步緊逼,自然讓女真人如鯁在喉,所以軍事摩擦不斷。

  李成梁自小在遼東長大,家族本就是軍事家族,在當時遼東地區各部落征伐不斷,衝突頻繁,因此李成梁雖然把重心放在科舉上,也從中不斷增加自己的見識與能力。

  遼東這地方,是漢人、蒙古人和女真人雜居之地,情況非常複雜,他的敵人既有女真人,也有蒙古人。

  而李成樑上任險山參將後表現一直不錯,為他升遷累積了足夠的資本。

  嘉靖四十五年,蒙古汗句部與克瓦部縱兵近千人一同劫掠東蘞衛,附近民寨皆被攻破,危急時刻,李成梁率三百騎兵奔襲蒙古克瓦部,克瓦部王子倫圖汗得知後立刻回師,結果被李成梁伏擊,被擄掠的一百多人口和萬斤糧食皆被奪回。

  此戰後,李成梁因功晉升,不過因國葬遇阻,前些日子才調離險山,現在已經是副總兵官,率軍二千協守遼陽重鎮。

  看完資料,魏廣德也就明白了李成梁如何快速躥升的原因。

  遼東那地方,只要一年打上幾仗,把勝仗報上去,累積軍功升遷確實不難。

  不過打仗嘛,自然也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是有風險的。

  幾年時間,李成梁就因功晉升為協鎮副總兵,再有軍功就算不能升總兵官也可以獨鎮一方。

  想要抓住李成梁調教一番,至少不能讓他再把奴兒放回去,做什麼努爾哈赤,這樣大明朝在遼東就少了一個勁敵。

  可是人家歸兵部管,他這個吏部侍郎官雖大,卻很難把手伸過去。

  “算了,還是再等等,反正時間還早,就讓他自己發育,等已經成了遼東王再說。”

  魏廣德心裡想著,“不過也可以讓遼東那邊的商人和他先接觸接觸。”

  魏廣德可沒忘記手下還有一批經營遼東山貨的商人集團,他們常年在遼東奔走,收集人參、鹿茸等山貨,運到內地販賣,手裡大多都是拿著他的帖子。

  商人嘛,在這個時代地位是真的低下,雖然有錢,可也沒什麼用,還得靠著在官場上的關係才能活動。

  吏部侍郎的帖子,不管在哪裡都很好用,地方上的文武官員都要給面子。

  當然,發下去的這些帖子帶給他的回報就是天南地北的消息和白花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