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作品

423再彈吳山

  李東華當然認得來人是誰,急忙恭敬行禮道:“見過嚴侍郎。”

  “咦,是你啊。”

  來人自然是嚴世番,看著面前拱手行禮之人,一眼就認出他是禮科都給事中李東華。

  上下打量李東華兩眼,笑道:“你這是找我父親還是找徐閣老,徐閣老今日不在,你有什麼事兒儘可跟我說?”

  現在內閣諸事,他嚴世番雖未入閣卻也行著閣臣的差事,只是落款只能用嚴嵩的名義,這也是嘉靖皇帝許可的。

  用這種方式,延長著嚴嵩的政治生命。

  嚴嵩快八十的人,早已精力不濟,單獨處理政務常有思慮不周之處,全靠嚴世番在謀劃,這也是現今滿朝皆知的事兒,所以李東華聽了嚴世番的詢問也不奇怪。

  稍稍猶豫片刻,李東華還是對嚴世番說道:“嚴大人,我是想去求教閣老,對吳尚書的奏陳,我禮科該如何處。”

  “哦,這事兒。”

  嚴世番聽完就明白了,不過想到是吳山的事兒,他不由得心中就是一恨。

  吳山,字曰靜,號筠泉,江西高安人,而嚴嵩是江西袁州府分宜人,同為江西老鄉,在嚴世番看來,相互照拂當是應有之義。

  吳山不願和嚴家有過多來往,嚴世番也能理解,文人都有這毛病,好愛惜羽毛,吳山不願被人說巴結閣臣老爹,他還是能夠理解的。

  可是,能理解不代表能接受,嚴世番本人就對這些繁文縟節不屑一顧。

  而讓吳山真正得罪嚴世番的還是,幾年前,吳山接替王用賓出任禮部尚書,但吳山雖與其是同鄉,但事無所附和,很多時候還和嚴嵩意見相左。

  這時候,嚴世番偶然得知吳山中年得一女兒,生的貌美如花,他倒也不覺得自己和吳山之女存在年齡差距,想要與之結親。

  首輔家和當朝尚書家結親,嚴世番自然不會馬虎,找到當時次輔呂本,託大學士呂本做媒。

  呂本便以嚴世藩的名義請吳山喝酒下棋,呂本用手掩住棋盤對吳山說:“嚴長公之酒,公知何為?”

  吳山說:“不知也。”

  於是呂本便將婚姻之事向吳山合盤托出,吳山婉言謝絕,嚴世蕃知道後十分不悅。

  作為報復,嚴世番也利用父親嚴嵩的身份,攪黃了吳山入閣之事,讓吳山在禮部尚書之位一呆就是近五年。

  雖說成為禮部尚書未必就一定會入閣,可當初嘉靖皇帝任命吳山接替王用賓的時候,確實是打算讓吳山入閣的,甚至還因此和嚴嵩有過幾次交流。

  這會兒聽到李東華提起吳山奏本一事,前些天他因為景王離京就藩的事兒懊惱,故而錯失良機。

  不僅是借日食之事留住景王,還藉機扳倒吳山,這次的機會他可不打算再放過。

  嘉靖皇帝似乎因為年歲大了,人也變得越來越固執,越來越難以接受大臣提出的意見,顯得更加剛愎自用。

  吳山在短短十餘日時間裡多次觸怒皇帝,想想就知道皇帝此時的心態。

  雖然嚴世番清楚,因為日食之事,要想讓嘉靖皇帝殺吳山是不可能的。

  皇帝真要這麼幹了,記入《皇帝實錄》中,怕是會被後世恥笑,嘉靖皇帝不能不顧忌這些。

  雖然說殺不了吳山,但是罷官去職在嚴世番看來卻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據嚴世番所知,吳山第一封奏疏上去前,據說高拱曾找過吳山幾次,想要阻止他上奏皆未成功。

  而這次,不僅是高拱未曾規勸,就連徐階似乎都不想摻和此事,將奏疏直接轉到嚴嵩值房處理。

  皇帝不喜,內閣首輔和次輔也不想保他,嚴世番感覺弄倒吳山的機會來了。

  到時候空出一個尚書之位來,嚴家一系的官員還可以再爭一爭。

  禮部看似沒什麼油水,可嚴世番卻早就垂涎已久,實在是禮部管轄下的科舉制度,又太多利益可以佔,事兒做好了不僅收穫錢財,更可以拉攏大批地方士紳家族。

  略做思考,嚴世番就對李東華說道:“你們禮科是做什麼的,上次陛下的批示李大人忘記了嗎?”

  說道這裡,嚴世番輕輕一笑道:“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上次就是因為禮科不上奏疏,引得陛下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