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楊戩 作品

第七百三十一章 太子殿下;再幹五百年

  哪怕是父皇更加寵愛青雀,李承乾也從來沒有想過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

  但這一切.從他腿疾出現之後,就全都變了。

  他能夠看到父皇看向自己那一條不便的腿腳時,眼中的失望與猶豫。

  或許是父皇表現的太明顯,也或許這就是父皇的帝王心術,刻意讓自己與青雀都能察覺到這個變化.終於,青雀開始按耐不住,從最開始的試探,到一次次的挑釁,以至於兩人正式“開戰”,鬧得幾乎不可開交時——

  父皇出手了,他說自己與青雀都不適合當皇帝。

  以往的時候,李承乾或許還有些不太懂,但是現在他有些明白父皇的手段了。

  自己畢竟是太子,就憑自己瘸了一條腿,就被廢掉,在朝廷裡也很難服眾。

  而恰巧青雀冒出頭來,就正好被父皇當成了刀,一刀砍去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或許父皇也擔心只是廢掉自己一個人,自己會做出什麼不可控的事情來,故而連帶著青雀一同也成為了犧牲品。

  或許父皇認為,有青雀與自己一起墊背,自己的心裡會稍微好受一些。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李承乾內心的痛苦,確實也是被同樣成為失敗者的青雀抵消了不少的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內心深處的積怨,也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根深蒂固.遲早會有爆發出來的一天。

  但在此之前,自己先遇上了皇叔三藏聖佛,又被師父李淳風收歸門下除了不願意原諒父皇之外,李承乾認為自己已經放下了當年的執念。

  可如今魏徵的一聲“太子殿下”,還是直戳他的心窩。

  釋懷歸釋懷,但怎麼可能忘記啊。

  對此,魏徵也是十分的欷歔,如果他還活著,必定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那個時候,他已經去世了只能說李二不幹人事兒,算計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互相殘殺”,最後還說是他們兩個不能心懷慈悲。

  你這個當爹的,但凡是給點正確的引導,而不是話裡話外都在鼓動青雀對至尊的覬覦,事情也不至於發展到這個地步。

  也就是李治這個孩子,也絕對算得上一個好皇帝,否則.魏徵都想要半夜去把李世民掐醒,問問他究竟是怎樣想的。

  其實不用問,魏徵也能猜到個七七八八,無非就是李世民自己是始作俑者,生怕自己的兒子效仿故而在察覺到青雀的心性之後,便提前設計,將這個隱患掃清,同時還能將“瘸腿太子”順理成章的拉下馬。

  只能說李世民生兒子的本領確是出眾,放眼整個中原歷史,其實不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那都足以算的上非常優秀的繼承了,放在別的皇帝身上,做夢都得笑醒哪裡捨得讓他們兩個鬥個兩敗俱傷?

  況且就算是李治不爭氣,還有吳王李恪作為備選.總之,除非幾個兒子全死完了,否則李世民不愁沒有繼承人。

  而如今,他的那些兒子,能不能獲得過他還是一個問題。

  前些時日,李治想要去挑戰天子死劫但在李淳風測試過他的實力之後,認為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李世民的兒子多且爭氣,但李治這邊兒可就不同了,雖然他有四個兒子,但沒有一個是同王皇后所生.李世民也萬萬沒想到,李治這孩子哪兒都沒問題,唯獨在這國本大事之上,出了岔子。

  雖然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做主,將李治的長子過繼給了王皇后但因為王皇后不受寵的緣故,即便是他被過繼給了王皇后,且被立為了太子,連帶著他也不受李治的喜愛。

  王皇后鬱鬱而終,蕭淑妃成功上位,並且為李治生下一子——李廉,被封為雍王,深受李治喜愛。李治欲立蕭淑妃為皇后,封李廉為太子但此事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便被暫時擱置。

  但李世民卻把李廉帶在身邊親自教導,而李廉的機敏好學,也受到了李世民的誇讚。

  大唐朝廷中的大臣們,其實對於李治立不立太子這件事情,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只要太上皇李世民在一天,別說是太子了,就算是皇帝也是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