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楊戩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七章 若是將三藏法師換成準提聖人;蟠桃存貨也並無多少了

  “你不妨想想,若是將三藏法師換成是準提聖人時,又會是怎樣一副景象.”

  楊戩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恐怕不只是我孩兒,連我都要被準提聖人渡去佛門吧。”

  雖然準提聖人不一定成功,但對方是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祭臺之上,與之前的曾子相比,二郎真君的威名自然是在整個三界都廣為傳揚的,況且他這一千多年都在人間四處狩獵妖魔.可謂是各地都有他的傳說。

  這才上了祭臺,寺中的百姓便已經是“二郎菩薩”“二郎真君”之聲高呼不斷,此起彼伏了。

  二郎真君自然是出手不凡,也是他一直惦記著三藏法師當年向他們請教過“變化之道”,故而這一次特意向師父討了一套元神變化之法,作為賀禮。

  雖然不是“天罡變化”,可既然是'玉泉山出品',其神妙程度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真君有心了!”

  便是法海也沒想到,當年只是隨口提過的事情,二郎真君竟然還放在心上。

  不過以他們二人之間的交情,太過客套的話也不必多說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若有需求時,自也是不遠萬里來相助。

  而對於法海來說,二郎真君其實才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遇見的第一個真正用心相交之人。

  同悟空之間的師徒情誼自然更是一片赤誠,但不得不說.按照時間循序來說的話,遇見悟空也確實是在二郎真君之後的。

  當然了,若說法海同誰更加親近,那自然是悟空無疑,這是無可辯駁的。

  二郎真君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好友,悟空則是弟子,是徒兒,是“家人”。

  或許在別處,出家人從此孑然一身,了斷紅塵但在法海這裡,似乎並非如此。

  三藏法師與二郎真君相談甚歡,二人有太多的話可以說,但今日是唯識宗的開宗大典,顯然不是讓他們二人敘舊的,最後以二郎真君邀請三藏法師務必出席他長子大郎的週歲宴,三藏法師表示自己一定會到場,而暫告一段落。

  再往後.是八妹與杏仙代表瑤池王母娘娘,祝賀三藏法師開宗,並且送上了九顆九千年一熟的紫紋蟠桃作為賀禮。

  雖然王母娘娘確實是委派了杏仙為代表的,但適才那些“大佬們”輪番上陣之後,她還是有些心虛的便尋到了天庭的八公主,講明瞭緣由八公主急公好義,當即便同杏仙一同上了祭臺。

  這九隻九千年蟠桃一亮相,不說是這慈恩寺中,便是整個長安之中,都透著這一股清香——

  一些年老體衰的,只是嗅到了這蟠桃的散發出來的一縷香氣,便頓覺身體康健了不少

  “知道麼,那可是蟠桃!吃一個就能長生不老!”

  凡人們自然不知道蟠桃之中的具體劃分,他們只知道吃一個蟠桃,就能長生不老.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到他們對蟠桃的渴望。

  蟠桃!

  別說是凡人了,即便是在場的修士與神仙們,見了都是十分眼熱!

  尤其是這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即便是對於那些有資格參加蟠桃會的神仙們,那也可是近萬年才能吃上一顆的天地靈果。

  上次因為大聖把蟠桃園裡的蟠桃幾乎禍禍了個空,即便是王母娘娘處有些存貨,也有好些個仙神沒能享到這個口福。

  念及此處,一眾神仙們便把目光鎖定在了大聖的身上,其中難免帶著幾分“幽怨”之意,讓大聖好不自在。

  原本已經快被人遺忘的糗事,隨著這九顆蟠桃,此刻重新被喚醒了記憶。

  八妹還說了一句:“聖佛且勿怪我母后吝嗇,實是這蟠桃存貨也並無多少了”

  只是這話才出口,她便覺著有些不妥,趕忙向一旁的大聖吐了一下舌頭,似乎想要以此表達歉意,企圖矇混過關。

  大聖自然不會因為此事同八妹計較,況且這事兒原本也是他自己做的有問題.畢竟不論人家請沒請自己,又是究竟為什麼沒有請自己自己總也不該因為此事而亂了心境,何況自己早就把蟠桃園裡的桃,都吃了個乾淨

  甚至現在大聖偶爾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分析自己當心究竟是怎樣的心境,才做出那等事來.而後得出了一個令他自己都哭笑不得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