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楊戩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國主送行,樹精請客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法海對治國之道並不精通,卻也並非一無所知。

  況且他生於趙宋,而後得此機緣行至此界此時...又承三藏法師所得,倒也能說出幾分道理來。

  這八個字,便是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治國理念。

  所謂君依於國,國依於民。

  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

  至於眼前這位國主能夠從中領悟多少,便不是法海所能控制的了,不過眼下朝堂之上諸多高官自首,頭疼的事情...還多得是。

  簡簡單單八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貧僧倒是可以為陛下舉薦一人,若得此位大賢相助,想過平安度過此劫,也並非什麼難事。”

  ......

  原金光寺罪僧,被新任伏龍寺的方丈,開除了僧籍,下了大獄。

  祭賽國一眾君臣,連帶著百姓以及如今伏龍寺的正經的僧人,將三藏法師一行送出城外。

  “諸位請回吧。”

  “寡人慾送聖僧二十里。”

  “還請陛下下了轎,徒步相送。”大聖在一旁的戲道:“不然佛祖還以為是轎伕送了我師父二十里。”

  陛下頓時滿面漲紅,當時就從轎子上下來,道:“的對,是寡人欠了考慮,失了妥當。”

  法海正想要拒絕時,忽神情一頓,側了身子,向人群后方看去,正瞧見向他點頭示意的子輿先生,便對祭賽國的國主說道:“也不必陛下送貧僧二十里,只等陛下覺著腳乏即可,如何?”

  國主面上一喜,道:“一路相送,乃寡人心意,故不在遠近。聖僧,請——!”

  “請。”

  這國主乃是先皇獨子,自幼錦衣玉食,這真要叫他走...大約也就走了三里半多,便停住了腳步。

  也不是到了他的極限,正如法海之前所言,他是覺著自己腳下有些疲累,便就此打住,對三藏法師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寡人便送聖僧至此,還祝聖僧此次西行,一路順風,馬到功成。”

  不止是祭賽國國主,連帶臣民百姓與伏龍寺前來相送的僧人們,也全都一同回了城。

  期間有個小插曲,正是這些伏龍寺的僧人,想要跟著一同去靈山,他們倒不是想要去靈山拜佛,就是單純的想要在路上伺候三藏法師。

  卻被八戒出面嚇走,言說:“一路上皆是妖魔鬼怪攔路,若是我師父帶著你們...哼,卻還要保護爾等不被妖怪強人所害,若是這般何時才能到了靈山?若叫我師父耽擱了路途,爾等可擔待得起?”

  因這八戒面相最是醜陋,再加上他說話時故意扮著妖魔嘴臉,語氣更是兇惡,將一群僧人全都嚇了回去。

  “師父,您為何要答應那國主送您一程?”

  “乃是子輿先生所請。”法海單手禮佛,道:“子輿傳音與為師,說他本無意在祭賽國出仕,但國中因為貧僧講經時,叫官府震盪...若不出手,恐亂了朝政,到時受苦的還是百姓...念及此處,他才應下此事。”….“可是這跟那國主送您出城,又有什麼關係?”

  “似子輿先生這等人族超凡,能離開火雲洞下凡傳道,已經是受了玉帝所請...若擅在人間執政一國,那也是犯天條的事情。”法海無奈道:“但此類狀況,也並非沒有化解之法...便是如今這般,皆天意見緣法,如此這般,便是天道也會默許。”

  大聖若有所思,道:“難道說這國王能送師父走多遠,便是他與子輿先生之間的緣法?”

  “雖不中,亦不遠矣。”

  其實這是國主與法海之間的緣法,而子輿先生是被法海舉薦,如此一來...便是以國主與法海之間的緣法為橋樑,叫子輿先生化解祭賽國之難。

  正如當年子輿先生落入人間,便至車遲國,這便是他與車遲國的緣分...因此,才有他在車遲國執宰一年之相,到期之後便掛印而走。

  否則便不是車遲國的福分,反而會招來災禍。

  如今的三界雖然人道與天道並存,但終究還是天道佔據主導。

  這國主送了“三藏法師”三里半...卻不知道能留子輿先生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