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史 作品

第二十一章 堅定立場

 至於有些心黑的都收到七成以上去。

 不過這並不是朱允熥關注的重點,瞭解了當地的情況之後,他心裡面開始盤算。

 現在還沒有紅薯土豆這些高產作物,百姓們除了糧食之外,可吃的粗糧不多。

 現在去找肯定來不及,朱允熥考慮之後,等到王景弘來了便說道:“如今這冶鐵的事情基本上也算是定下來了,銀子還有富餘,所以我考慮著要拿出一部分錢,來改善一下這村子裡面的百姓生活。”

 王景弘聽到這話,一臉的讚歎:“王爺體恤百姓,陛下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這就算是答應了。

 村子裡面不過就是三百多口人,不過平均下來每戶有四人,這就是一千多人了。

 朱允熥大概算了一下,買了家禽和家畜。

 給每戶送過去留種,並且說好了,會有人定期來檢查,免得這些人把送來的家禽家畜當肉給吃了。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看著這些村民們農忙過後,他便帶著一群人開始忙活起來。

 在他看來這種事情也是應該,領頭的都不做出行動,下面人積極性肯定不高。

 村裡人看他這樣一位貴人不辭勞苦帶頭勞作,個個幹勁十足。

 不過幾天,便在一些低窪地上挖出來好幾口大池塘。

 眾人都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

 而且相處幾天,他們對於朱允熥也是熟悉了許多,沒那麼懼怕。

 其中一人便問道:“貴人,咱們挖這些坑是來幹什麼的?”

 朱允熥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笑眯眯的說道:“挖池塘,將來買些魚苗放進去,你們那些家畜糞便,到時候扔到池塘裡,可以充當魚飼料,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循環,用不了幾年,你們就會家家有肉吃,孩子們肯定會長得又高又壯!”

 他做這些事情更多是出於本心。

 說老實話,大家都是人,朱允熥始終還是接受不了把人當牲畜看而無動於衷的心態。

 他就在他勞作之時,遠處一道身影在默默注視。

 正是朱元璋。

 他臉上露出一抹讚許之色。

 得到消息的朱允熥,趕忙過來迎接。

 下人被清退,朱元璋便直接開口說道:“現如今各地藩王入京,你的想法可有所改變嗎?”

 話音說的很平淡。

 不過朱允熥心中卻是明白,這應該是對自己的最後一次考驗了。

 於是他輕輕搖了搖頭:“道德經中有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既然已經制定了方略,就不能朝令夕改,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才能夠有所收穫,若是意志不堅定,難成大事!”

 這話聽的朱元璋眼中露出讚許之色,不過他還是說道:“若是藩王的權力過大,將來咱們大明朝必定有藩鎮之禍,咱也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可是一邊是國一邊是家,咱心中也是難以取捨!”

 說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有些事情不是咱硬不下心腸去做,而是時機未到,如今咱看中了你,那就必須要讓你將來的路走得平坦,若是留下什麼隱患,出了什麼亂子,咱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你明白嗎?”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

 朱允熥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都說朱允炆登基之後,便開始倒行逆施改了朱元璋的政策,以至於爆發靖難之役,丟了自己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