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史 作品

第十九章 舊話重提

 於是他隨口便說道:“皇爺爺洞若觀火,是誰的功勞別人也拿不走,咱們只管把事做好就成。”

 第一次冶煉,出來的鐵錠質量參差不齊,不過明顯有改觀。

 朱允熥有沒有馬上拆毀那些不行的鐵爐,而是讓下面的工匠找找問題在哪裡,看有沒有改進的餘地。

 如果找到合適的辦法,拆掉重建,對於有功的工匠,當即便進行賞賜。

 這也讓那些忐忑不安的工匠,頓時就想打了一針強心劑。

 幹起活來勁頭十足。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六月中。

 朱標去世已經將近兩個月,可是仍然沒有定下出殯之日。

 皇宮裡面傳出來的消息就是,朱元璋愛子心切,準備推遲下葬之期。

 於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

 在這種時候,朱允熥也終於幹出來了成績。

 在他的指點之下,工人們用木棍攪拌鐵水,終於煉出來品質不太好的百鍊鋼。

 雖然說品質不好,但這可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只要假以時日,批量進行煉製,百鍊鋼就不是夢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朱元璋微服來到皇莊,親自查看那些鐵錠,眼神之中異彩連連。

 雖然說練出來的百鍊鋼品質不好,但是經過錘打去除雜質之後,就是上品。

 這可要比從生鐵開始捶打能夠省去不少的人工,這讓朱元璋心中隱隱約約有了一種期待。

 中午時分,他沒有回到皇宮。

 而是在小院之內跟朱允熥在一個桌上吃飯。

 酒飽飯足!

 朱元璋用抹布擦了手,然後一臉讚許之色:“戒驕戒躁,並且能夠用心做事,你很難得!”

 朱允熥則是一臉平靜:“孫兒不過就是充當個監工的角色,同時撒出大把的銀子去,其中調度是王公公在旁協助,做事情的是那些工匠,孫兒的功勞有限,不敢居功!”

 這話在朱元璋看來是謙虛,他笑著擺了擺手:“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咱心裡有數。”

 不過朱允熥這時候卻是說道:“皇爺爺,孫兒說的的確是實話,由此可以想見,只要給足了這些工匠應有的好處,那麼他們必定能夠做出讓人驚訝的東西來,這段時間孫兒就想,是不是要另外製定規定,可以讓這些工匠更加用心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