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117章 堅定信念




高衡的第一站就是浙江沿海地區,這裡曾經是戚繼光的抗倭前線,高衡參觀了不少當年戚繼光抗倭留下的歷史遺蹟,正好台州府毗鄰的金華府就是當年戚繼光徵兵的地方,高衡便提出要去義烏看一看。



一行人來到義烏縣,只見這裡的民生凋敝,跟沿海地區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鄭森派人提前通知的緣故,義烏的縣令帶著一些縣衙的公人來迎接他們,但跟其他城池不同的是,除了這些官員和公人之外,沒有多少百姓前來。



鄭森雖然是福建水師的少將軍,是客兵,但不管怎麼樣,級別放在那裡。鄭芝龍作為總兵,鄭森又在南京國子監求學過,所以回到軍中之後,鄭芝龍便跟南京兵部備案,給鄭森謀到了遊擊將軍的位置,水師遊擊雖然聽起來不高,但也是四品武將,明末重文輕武不假,但現在這個時代,有兵的軍頭才是大爺,所以鄭森的名號還是很響的。



縣太爺雖是文官,也不得不出城迎接,別說是義烏縣的縣令,就是府城的知府也不敢怠慢,畢竟現在可不是那個文官說了算的時候了。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縣令前來見禮,鄭森並沒有直接說明高衡的身份,在大明的土地上,高衡充其量就是個安南的土司,跟明朝的文官武將不是一個體系,凡事都由鄭森出面就可以了。



“下官參見鄭將軍。”縣令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看起來倒不像是一個貪官,有的縣縣令白白胖胖的,義烏的縣令卻是精瘦,臉上還有歲月蹉跎的痕跡,看來應該是個比較勤勉的官員。



若是在原來,縣太爺是不用參見武將的,也不需要對武人這麼客氣,但這個世道就是這樣,縣令也不得不屈尊。鄭森立刻上前道:“王縣令辛苦了,此次本將只是路過,叨擾一兩天,還請縣令不要介意。”



“不會不會,將軍能來小縣,是小縣的福氣,城內我已經安排了宴席,還請將軍入座。”說完,他做了個請的手勢。



鄭森一行人便跟著王縣令入城,經過談話,高衡已經瞭解到這個王縣令就是本地人士,在崇禎十年升任縣令之後,一直到現在都在這個位置上,沒有動過。從此人的表象來看,應該是一個清流官員,這樣的官員不跑不送,在明末這個時代,是沒什麼機會升遷的。



在街道上,高衡發現了一些不同於別處的景象,雖然他們穿著便裝,但是士兵們畢竟訓練有素,一群人走在大街上,又跟縣令在一起,百姓們一看就知道是官家的人,但是這裡的百姓對他們並沒有友好的眼神,而是一個個警惕地看著他們,甚至有的人目光中還帶著憤怒的情緒,這倒是讓高衡有些不明所以。



宴席之上,高衡見擺上來的菜餚都比較簡單,基本上就印證了他之前的想法,這個王縣令應該算是比較清廉的官員。



王縣令起身,帶著歉意道:“實在是抱歉,鄭將軍,本縣條件有限,現在國家危難之際,沒有多餘的物資和錢財,所以這飯食也就簡陋了些,還請將軍莫怪。”



鄭森本是正直的人,立刻抱拳道:“無妨,這些已經很好了,行軍打仗的時候,餓了就啃乾糧,渴了就喝涼水,這一頓飯,已經比前線將士的伙食要好很多了。”



高衡插言道:“縣令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當下,高衡便將在街上的看到的情景給說了一下。



王縣令立刻問鄭森道:“這位是?”



鄭森立即道:“哦,這位是泉州水師的高副將。”他打了個哈哈,隱去了高衡的身份,只說他是福建水師下面分隊的一個副將。



王縣令連忙拱手道:“原來是高副將,幸會幸會。”王縣令對鄭森這一群人很是客氣,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作為一個縣的父母官,他最大的責任就是保境安民。但是浙江當地的衛所兵肯定是不堪用的,他們平日裡訓練時間很少,實際上就是軍戶,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農業或者手工業,沒什麼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