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275章 楊氏的謀劃

  “在我楊一笑看來,哪怕他們將來成為我的敵人,然而由於他們的胸懷胸襟,所以我當盡力保留他們一命。”

  “故而,我再下一命令,讓京師楊氏弟子在施展謀略同時,對此等忠義之士多加關注和保護,若能救其一命,那便盡力救之……”

  “此令,如上,王樂相,你可願意領之否?”

  不得不說,楊一笑的思維確實和很多上位者不一樣。

  他哪怕是下達命令,也不會用強令口吻,而是在下達命令的同時,把這個命令的緣由說清楚。

  而楊氏核心層之所以不斷的加入,各種能人志士紛紛押注在他身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楊一笑的這份特殊。

  比如在唐青雲的眼中,楊一笑有著隱忍負重之堅毅,所以早在三年半以前,這位曾經的涇縣縣令便投注了楊一笑。

  在宋老生的眼中,楊一笑又是另一種情況,宋老生看重的是楊一笑仁義,欣賞的是楊一笑善待窮苦。

  宋老生這種精研典策的智者,深知逐鹿之人必須擁有一個首要前提,若是不得民心,終究走不到最終一步。楊一笑心懷仁義善待窮苦,恰恰是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美德。

  至於其他楊氏核心層,對於楊一笑的認知也各有不同。

  比如劉伯瘟,這貨純粹是因為知遇之感。

  如果說劉伯瘟是註定要生活在陰暗中的毒蛇,一輩子都是人人躲避人人厭惡的惡鬼瘟,那麼,楊一笑就是這世上唯一的白月光。

  三年半前在涇縣城門口的那一幕,宛如一縷柔和月光照射在劉伯瘟心中,於是讓這個惡鬼瘟感受到溫暖,讓他知道這世上還有不厭惡他的人。

  除此之外,顧氏兄弟,這是最親近的姻親,顧小妹的親兄長,他們對於楊一笑的力挺,更多是因為落魄時已經定下的親情。

  總之,楊氏這些核心層的心思各不相同。

  雖然他們不姓楊,但是他們都屬於楊氏,這個楊氏已經不是楊一笑獨自的楊氏,而是他們這一批人為著共同目標奮鬥的團伙。

  沒錯,暫時只能稱之為團伙。

  抱團努力,搭夥創業,將來如果能夠成功,稱呼自然會變成開國群英,但是眼下他們這一群人,只能算是腦生反骨的團伙。

  楊一笑的第一個命令,下達給的是王樂相,這位勉強也能算是楊一笑岳父,因為他閨女是楊一笑的小妾王幼娘。

  實話實說,老王也是個胸有城府的老辣人物。

  想當初,老王擔任的是涇縣二把手縣丞之職,由於他沒能第一時間加入楊氏,所以深知已經錯失了最開始的良機,於是故意搞了一手以退為進的把戲,趁著周縣尉和劉伯瘟登門威逼的機會送出了閨女……

  那一手玩的很帥,連劉伯瘟都忍不住讚歎,事後曾經連續罵了一年多,認為是三十多年上的第一當。

  老王送了閨女之後,成功躋身楊氏核心層,於是在唐青雲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去了雲朝京師謀取到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