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38章 編個故事讓你們聽

  這是謊話,現場編的。

  第一個心知肚明的人,自然是孫學政本人,他自己的家事自己知道,妻子從來沒有給過學子恩惠。

  第二個心知肚明的人,則是假裝好奇的周縣尉,這人之所以幫助楊一笑,純粹是因為有好處可拿。

  至於第三個人,肯定是楊一笑,他自己編的謊話,豈能不知道真假?

  雖然明知是假的,但是三人演的都很真。

  尤其是楊一笑身為當事人,這一刻眼神彷彿變得溼潤,似乎因為回憶往事而感動,所以‘語氣裡竟然帶著哽咽’。

  他甚至假裝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淚,然後臉上再次顯出緬懷和感激之情,情深意切道:“師孃之恩,那是活命之恩……”

  越說越引人好奇了。

  四周百姓只覺心裡如同貓抓一般。

  眾人只聽楊一笑‘哽咽’道:“學子幼年之時,家貧無有衣食,原本,我是沒資格讀書的!”

  “但我自幼展露聰慧,故而被縣學選拔,免交束脩,接受蒙學。”

  “可我入了縣學之後,有個情況誰都不知道,每天讀書之時,我餓著肚子在讀。”

  “家裡太窮,沒飯可帶,其他學子在晌間用飯的時候,我總是偷偷的找個地方躲起來。”

  “肚子餓,硬忍著。”

  “然而我那時畢竟是個娃娃啊,心裡的委屈和酸楚很難剋制,所以,我躲起來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哭。”

  “也許是上蒼開眼,又或者我太可憐,終於有一天,有人聽到了我的哭聲。”

  “那是一位和善的夫人,她挎著籃子到縣學送飯……”

  “她在牆角處發現了偷偷哭泣的我。”

  “那一天的事,我永遠無法忘懷。”

  “夫人溫婉的撫摸我額頭,彷彿一位慈祥無比的母親,她柔聲問我,你是不是餓呀?”

  “她拿出兩個餅子,溫柔的遞給了我,又從瓦罐裡舀了一碗粥,聲音柔和的叮囑著我……”

  “先喝粥,再吃餅,否則的話,容易噎著。”

  “她說:我是孫學政的夫人,你是縣學裡的學子吧?如果是的話,你該喊我師孃。”

  “她又說:從今天開始,你每天中午在這裡等,我給每天要給你們學政送飯,順帶著給你也帶一份吃的。”

  “她最後問我:兩個餅子夠麼?肚子可以填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