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 作品

第238章 徵兵之前,先送溫暖

 官員們的猜測沒錯,涇縣果然開始了徵兵。 

 與此前偷偷摸摸的方式不同,這一次再也不需要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貼出了榜文,並派小吏們奔走宣告。 

 徵兵! 

 民團! 

 一份冠冕堂皇的榜文告示,由青州知州楊一笑親手撰寫,其內容沒有任何花哨,甚至文采比不上小學童…… 

 但是,百姓對這內容很喜歡。 

 “青州府衙,布此通告,宣於諸民,鹹使聞之。” 

 開頭這一段話,雖然文縐縐的,但由於古代佈告的格式全都如此,所以任何一個老百姓都能聽懂,比如徵稅的榜文,比如徵徭役的榜文,古代榜文出具之後,並不只是在衙門貼一份,而是會派出小吏奔走,四下宣讀榜文相關! 

 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原因,一是確保百姓知曉政令,二是在宣讀時進行講解,畢竟百姓大多沒有學識,即使看到榜文也看不懂,所以需要講解,才讓百姓明白。 

 徵稅榜文,每年都有! 

 徭役榜文,經常也聽! 

 故而百姓們對於文縐縐的榜文開頭,並不會表現出茫然無解的情況,因為聽多了之後都能明白,榜文的開頭沒有實際意義。 

 真正需要在意的內容,是榜文開頭後的正文。 

 而關於榜文的宣讀,也不是一日間結束,原因是各鄉各村都要照顧到,有時候甚至要走進田間地頭,尤其是眼下涇縣的情況,到處搭棚子住著遷徙之民,所以想要全部宣知,肯定要耗費大量時間。 

 比如今天,是第三天,其中一支負責宣讀的小吏隊伍,出城之後走到了大約十里之處。 

 昨日天色漆黑時,他們在這地方收差,故而今日要從這裡開始,以保證宣讀任務不會遺漏百姓。 

 咣咣咣! 

 到了地方後,照例先是敲響一陣銅鑼,通過鑼聲吸引百姓注意,同時大聲吆喝進行招呼。 

 當百姓們從棚子出來後,小吏並沒有第一時間宣讀,反而先是打開各自背來的口袋,笑容滿面並且語氣溫和的送溫暖。 

 送溫暖…… 

 這個詞是知州楊大人親自擬定的。 

 小吏們以前從未聽過這個詞,然而最近這個詞兒非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