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244章 “菜袁”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

 就這麼一個“菜袁”,在大漢這邊都快窮困而亡了,現在“亡”到了瀛洲居然一下子支楞起來了!

 本來孫策都準備在吳郡“遙祭”袁術了,沒想到劉協給袁術算的“窮困而亡”的“亡”,是“逃亡”的意思啊!

 “亡瀛洲”也是“亡”啊!

 “可不是嘛我們這些海商雖然常跑瀛洲,知道瀛洲貧弱,但也沒想到竟然可以弱成這樣!”

 回答孫策的是個四十多歲,胖胖的,一臉和善的商人——就是那個把卑彌呼等人從瀛洲島救出來,還寫了一卷“邪馬臺亡國記”的“小說”進給張昭看的羅姓海商。

 他單名一個“和”字,“和氣生財”的“和”,為人和善,樂於助人。看到卑彌呼落難,就義無反顧幫她逃亡,事後就收了十斤黃金和五個邪馬臺的美貌巫女在安頓好了卑彌呼後,他就帶著新收的巫女一起去淮陰幫著陷入絕境的袁術餘部從淮河入海,逃亡瀛洲,又小賺了一筆。

 賺完這筆錢後,他又擔心卑彌呼不被孫策、張昭重視,於是就急急忙忙趕回了吳郡。一回來就聽說卑彌呼被孫策“收押”,於是趕緊來說明情況。

 這個瀛洲島的女巫王可是個寶啊!

 因為瀛洲島上真的有許多人口、土地,現在袁術已經佔領了邪馬臺,還改邪馬臺為“瀛都城”,作為“袁神政權”在瀛洲島的大據點,同時袁術還向瀛洲島各地派出陸軍和“空軍”,開始一個個征服那些願意歸順或不願意歸順的部落——願意歸順的就當“袁神”的直轄領地,由袁術派出的家臣和原本的部落首領共治。不願意歸順的就封給袁氏的將領,讓他們帶兵去征服。

 由於“袁氏空軍”的“強大”和瀛洲島上的部落實在太弱,所以袁術的“大征服”進展極快,簡直可以用疾風驟雨來形容了。

 而那羅和又是個能說的,說的孫策都有點饞了這個瀛洲島彷彿蠻大的,而且島上的人口也不是太少,島民還會種植水稻,會紡麻織布,很適合發展封建殖民主義奴隸制啊!

 “女王,你的邪馬臺國一定是瀛洲諸島之中最弱的國吧?”

 孫策聽完羅和的述說,又一臉和氣地問起了臉色有點難看的卑彌呼。

 她現在已經有點能聽懂羅和說的吳語了,知道自己的國家在自己離開後迅速淪陷!而且她也搞清楚了孫策的身份,這個男人根本不是大漢的神皇,他只是一個“小王”,看上去不懷好意,似乎也想和袁神一樣入侵瀛洲也就是倭奴諸國!

 她正想著要怎麼忽悠孫策的時候,那個誠信經商的羅和,已經替她回答了:“將軍有所不知,邪馬臺乃是瀛洲諸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國!擁有三十餘部,戶號稱七萬,實際上不下五萬,口當在三四十萬。另外,邪馬臺所佔據的地盤,只是瀛洲諸島之中距離大漢和三韓最近的,緊挨著邪馬臺,還有另外兩座大島,上面應該有更多的人口。但是由於他們距離大漢和三韓太遠,並沒有多少漢商和三韓商人過去,所以那裡倭奴國只會比邪馬臺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