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逍遙王爺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 值得嗎


  近百年來,魯州的倭患一直是大周較為頭痛的事情。

  在此,便不得不介紹一下大周的這個鄰居了。

  很多年前,在這片大地王朝鼎盛的時期,東奴國派遣了很多的學生和使者來到了這裡,學習了很多文化和政治知識,並承諾,永遠尊這片土地的人為主人,而自己則為奴,歲歲進貢。

  於是東奴國這個名字便由此而來。

  再加上東奴國的人大多都身材矮小,形似倭瓜,所以一些人便稱呼東奴國的國人為倭奴。

  之後,隨著王朝的分崩離析,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東奴國便再也沒有派遣使者前來進貢了。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東奴國的海盜經常在海上劫掠船隻。

  各路諸侯雖對這條翻臉不認人的惡犬十分厭惡,但當時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搶地盤上,實在是沒有餘力遠渡重洋去收拾他們。

  就這樣,東奴國繼續做大做強,一直到大概百年前,達到了鼎盛時期。

  所謂盛極必衰。

  就在東奴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原本的東奴國天皇突然暴斃身亡,只留下了個年幼的孩子。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權臣黨爭,後宮干政,權閹奪權,邊將做大,海盜四起。

  短短十幾年的功夫,東奴國便一片大亂,軍閥、權臣、外戚、邊將、海盜紛紛自立為王,割據一方。

  原本屁大點的地方,竟出來二十餘個割據勢力,各個有名有姓,他們有的稱呼自己為丞相,有的稱呼自己為將軍,有的乾脆自立為王。

  雖說聽這稱號霸氣十足,但考慮到東奴國本身的面積,這所謂二十多個割據勢力,最大的也就相當於大週一個縣的大小,換到大周估計就是個縣長。

  還有幾個算是鄉長,最差的也有村長的。

  就這種混亂的局面,一持續便是近百年,到現在,整個東奴國已經被戰火焚燒了數十年之久,想要在這種亂世中活下去,東奴國基本上是個男丁就要當兵。

  此所謂全民皆兵是也。

  打仗嘛,有輸有贏,贏得自然是洗乾淨屁股坐地盤,而輸的人,一刀死了倒也一了百了,若是沒死,那也要找活路。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失去了地盤之後,倭奴們便也只能改行當海盜了。

  倭奴為寇,是為倭寇,這便是倭寇這個名字的由來。

  海盜這玩意,聽著挺酷的,但在那個海運並不發達的年代,海盜也是經常要餓肚子的。

  就這樣,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些倭奴便將手伸向了曾經無私幫助過他們的神州大地。

  倭患便由此而來。

  除了大周,大吳國也經常遭遇倭亂,不過相對而言,大吳國擁有更綿長的海岸線,而且境內多河流。

  所以水師艦隊更為發達,抵禦倭寇的手段自然也能從陸地延伸到海上。

  大周應付北方狼族便已經筋疲力竭,根本無力再建水師艦隊,所以在面對東奴國襲擾的時候,更多出於被動地位。

  和那些打算將大周的良田,全部種成牧草養馬的蒙古和女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