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無巧不成書





聶芊芊的聲音帶著幾分哭腔,沒有聲嘶力竭,卻是如泣如訴。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圍觀的村民們沒什麼文化,但這句話大概意思是明白的,都在仔細品味這句話的含義,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




是啊,誰家沒有難處呢,哪個家裡都有那說不出的苦楚,無法與外人道,再多的苦都吞在肚子裡,外人理解不了,還要評頭論足。




王大娟相公推了推她,“你這娘們就別摻和別人家的事情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自己家活幹完了嘛,又跑這裡來說道。”




王大娟本就是來看熱鬧聊閒八卦的,可聽完聶芊芊那段話,想到自己家的往事,不由得自傷起來,看著劉燕,怎會不知她是苦命人,便一句話都不說了。




“可不是,大嘴娟,就你會說理啊。”




“說的像是你剛才沒說一樣。”




“不說了不說了,明日自有青天大老爺判案。”




顧霄深深的看了眼聶芊芊,聶芊芊嘴上說著自己沒有文化,可一番話下來透著智慧,引導著眾人,讓大夥不禁代入自己,逆轉了風向。




他想起在天德書院時,聶芊芊罵的於豐洋、王志聞倆人落荒而逃。




他這個娘子現下可真是一肚子道理,嘴上半點不吃虧啊。




聶芊芊面上哀慼,心裡冷笑。




她聶芊芊前世也是活了三十年的人了,心裡自有一杆秤,孰是孰非她分的清楚,不會被人三言兩語就動搖,誰也別想站在所謂的道德高點上pua她。




煽動群眾,會演戲,好啊,她聶芊芊陪著他們演。




劉里正摸了摸鬍鬚,打斷眾人的議論,家務事難斷,再討論下去到天黑也不會有什麼明確的結果,他看向聶老太太和聶二壯,再三確認,“你們真的都要去報官?”




這麼多鄉里鄉親的看著,聶老太太和聶芊芊的處境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皆再次點頭確認。




劉里正見事已至此,只能順水推舟,“今日天色已晚,不能這晚去鎮上打攪知縣老爺,明早卯時便於村口集合,共同去鎮上吧。”




說罷,張羅著要帶著聶家人和看熱鬧的村民離開。




圍觀的村民們漸漸散了,邊往家走邊又討論著,這錢到底是不是聶芊芊偷的。




聶老太太見著滿地的糧食拿不走心有不甘,眼皮一翻,狠狠的颳了聶芊芊一眼。




眾人走後,老屋恢復了往日的清淨,聶芊芊一家四口默默的收拾著地上的狼藉,搬回屋中。




劉燕內心忐忑無比,在屋裡走來走去,聶芊芊怕她過於憂慮,給她水中加了一瓶助眠的藥物,讓她先歇下了,今日她這個娘已經承受太多了,接下來就交給她吧。




團團一直縮在她身邊,拉著她的褲腳寸步不離的跟著,聶芊芊給劉燕蓋好被子後,將團團抱了起來,柔聲問,“糰子今日有沒有害怕?”




團團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團團害怕,可娘回來之後團團就不害怕了。”




在他的眼裡,孃親是無比強大的存在,有孃親在,就很安心。




聶芊芊:“團團你記住,這個世界不全都是好人,有壞人、有惡人,面對他們的欺負,一味的讓步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要不斷強大自己,才能保護自己,知道嗎?”




團團重重點頭,緊緊的握起小拳頭,內心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他要變強,變強,變強,成為天下第一強者,保護孃親,保護父親,保護祖母。




顧霄聽著聶芊芊教育團團的話語,收拾著東西的動作一滯:團團才三歲,說這些是否過早,可一想到這個世道,世事艱難,人心叵測,也許芊芊是對的,讓他早點知道這些是好事。




劉燕帶著團團回了臥房哄睡,堂屋中僅剩聶芊芊和顧霄。




聶芊芊想起顧霄為她擋下的那棍子,心中一暖,打破了沉默,“那個,今日,謝謝你。”




顧霄聽到這聲謝謝,內心泛起一絲漣漪,覺得傷口沒有那麼火辣辣的疼了。




未多想,顧霄溫聲回道:“你我之間不必言謝。”




顧霄說完又覺得這句話好像有些親密,之前他們雖是“夫妻”,可涇渭分明,今日這話是主動打破兩人間那看不見摸不著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