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酒何尋 作品

第七十五章 那個郯州的少年

“太子氣盛,一意與啟國開戰。若由他即皇帝位,只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我不願家國再次蒙難。”

“只為這個??”鄒峘兩眼直視丁疏琰的眼睛。

丁疏琰想到鄒峘就是趙儼的女婿,自己跟太子的仇怨,怕是趙儼早就“傾囊相告”了,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便爽快答道:“這只是其一。其二,我反對再戰,太子若即位,定國再大,怕是我也沒有立錐之地。其三,太子狠辣,竟然派人襲刺我,我不能坐以待斃。”

“好!”鄒峘心想丁疏琰夠坦率。“我信左令!左令坦直,我也無需諱言。左令若是助我成為國儲,當記左令首功!”

“我定助大王登上國儲之位!”

“好!”鄒峘喜難自禁,站起了身:“那左令要如何扳倒那鄒嶸?”

丁疏琰也站起身:“鄒嶸意欲滅我,竟指使歹人刺我!我誓要找出兇手!如此,他的儲君之位難保!”

“好!好!”鄒峘撫掌大笑:“好!好!”

……

丁疏琰等著長興府尹署儘快找出刺他的人。只是案子發生到現在一個月了,毫無進展。這也是薛元詔成為緝事以來最耗時的一個案子。只是除了案子本身難辦,與他的消極也不無關係。

他的內心還在鬥爭。

此案若是真如右令預料,與太子有關,自己一旦查出端倪,太子便難善其身。太子一倒,薛祁兩家不保。

若將此案擱置,或辦成懸案,那自己還是當初那個立志秉直的人嗎?且自己曾借曉兒向妤兒保證,要替他父親查出真相,將來又如何向妤兒交待?

究竟該怎麼辦?誰能來告訴自己??

……

九月初五。上午。長興宮。池苑。

皇帝鄒顒一人坐在“瓏亭”裡,凝視著亭前的“玉湖”。時間剛來到初秋,圍繞“玉湖”的垂柳卻已開始落葉。今年落葉的時間似乎早了一些。掉落的柳葉散浮在“玉湖”水面,風起,柳葉隨湖水盪漾。今年的秋風也比以往來得更早。

鄒顒沒有心情觀賞眼前的“柳葉鋪湖”的景緻。丁案已經發生一個多月了,震怒之餘,他又另有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