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酒何尋 作品

第二十九章 來自兆國的戰馬

竇荊聽了,順著看向窗外。只見北三街的青石大道上,十幾人押著一隊馬,正往進城的方向前行。馬的數量約有二三十,近乎一致的褐身灰鬃。

“這是來自西鄰兆國的戰馬。”竇荊說道。

“戰馬?”

“是的。這是我國與兆國貿易換來的戰馬。”

“貿易?”

“是的。我國以瓷器茶葉,換取兆國的戰馬。正路過的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數。每年貿易換得的戰馬,按需分派到全國各道,一少數送到京師,交付給翊衛軍。”

“我國為何要跟兆國換馬?”

“因為兆國的馬雖是比不上啟國,但也勝過我國的許多.....又正好兆國的瓷器茶葉不比我國的.....如此我國便以瓷器茶葉,換兆國的馬。”

“兩國的貿易有多長時間了?”

“已經四年了。”

“但戰馬,可是用來行軍作戰的。我國為何大量購入戰馬?這是誰的決定?兵部?戶部?”

“據說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皇帝陛下?!”薛元詔感到有些意外:“莫非,陛下決定再與啟國開戰?”

“這便不知了。”竇荊說道:“不過朝廷裡,是有人主張再戰的。”

“誰?”

“右尚書令祁尚卿。”

“那朝中有人反對再戰麼?”

“有。左尚書令丁疏琰,他是反對再戰。”竇荊給薛元詔講解道:“朝廷的左右尚書令,一個主和,一個主戰,據聞矛盾頗深。”

“只是他二人的矛盾麼?”

“聽聞太子殿下,也是主張再戰。”

“太子殿下?他為何參與其中?”

“太子是國儲,用心國事,也是自然。再說了,我國兩次敗於啟國,北面國土被竊,蒙此大辱,太子年才二十二,正是盛氣之時,力主開戰,也是理當。”

“北面國土,理應奪回!”薛元詔似乎也生了氣憤,咬字說道。“但朝裡的這些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他問竇荊。

“這都是坊巷盡知的事情。我到長興府四年了,天子腳下,再怎麼也能聽了一些。”

“也是。也是。”

二人說話間,店夥計取了酒菜走來了,擺上二人的桌子。

“肚裡早早地叫喚了。”薛元詔動了木筷。

“是。”竇荊也動了木筷。

.....

下午。酉時。

薛元詔退了衙,回到薛宅。

一進門,便看見正廳裡坐著三個人。再定眼一看,除了陸娘,其餘的兩人竟然是母親跟妹妹。母親坐在居中的主椅,妹妹與陸娘坐在左右的側椅。三人像是閒敘的模樣。

“母親,妹妹,你們怎麼來了?”薛元詔又驚又喜的,立即走上前去。

秦子姝見是薛元詔回來了,瞬生了笑臉,從座位起身:“我兒不回隼州見爹孃,便只能我來見你了。”

薛昀珺與陸娘也跟著起身。

“這才剛入職,還沒有空閒回一趟隼州哩。”薛元詔走入了正廳。他又跟薛昀珺打個招呼:“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