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93章 司令馮介

  非洲艦隊方面則是有第六艦隊,該艦隊母港駐紮西印,主要負責非洲東部海岸線的戰事;底氣艦隊,該艦隊的母港是南非,負責的海域非常小,至於區區一個南非沿海,但是其實力卻是相當龐大。

  其實上述的很多分艦隊,都是原來的各地方分艦隊匯合改編而來,但是,和原來不同的是,原來的各地方艦隊都是屬於有固定防區的艦隊。

  但是現在,上述的七支艦隊,雖然暫時規劃有母港,但實際上並沒有限制固定的防區,當軍令部有命令的時候,他們之中的任何一該艦隊都可以調往世界任何海域。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乾海軍就是把原來的地方艦隊,改成了機動艦隊,以便戰時調遣。

  上述七支艦隊裡所轄的戰艦也並不固定,按照作戰任務的不同,軍令部派遣不同的船隻給他們。

  同時重新整編了海軍的戰艦戰鬥編制,制定了中隊、大隊、分艦隊等編制模式。

  比如目前已經服役的幾艘山西級戰列艦,就是被分成了兩個戰列艦大隊,暫時下設第一戰列艦大隊、第二戰列艦大隊。

  然後是巡洋艦,普遍以四艘同級或者作戰性能類似的巡洋艦編為一個巡洋艦大隊。

  護衛艦也是類似。

  具體作戰的時候,海軍會把上述戰列艦、巡洋艦、護衛艦集合起來,組建為一個分艦隊,比如嫡屬於第一艦隊指揮的第十一分艦隊,該分艦隊轄有一個戰列艦大隊,兩個巡洋艦大隊、兩個護衛艦大隊,一共轄有三艘山西級戰列艦、八艘新銳巡洋艦、十艘護衛艦。

  整個海軍的運轉模式,就是變成了三大行政艦隊進行海軍建設,日常行政管理。

  軍令部負責制定戰略目標。

  參謀部則是負責訓練以及戰時的具體指揮。

  海軍的艦隊重整計劃雖然看似規模大,影響也大,但實際上海軍早就為此準備,而且在正式執行之前,已經是這麼做了,所以這一次的艦隊重整,只是把以前已經在做的事,正是確定下來而已。

  艦隊重整後,四大行政艦隊以及七大機動艦隊、數十支分艦隊的司令人員也是陸續出臺,很多位置的人員都是比較合情合理,符合人們的期望,不過第十一分艦隊的司令人選,則是讓很多人看不懂。

  第十一分艦隊的新任司令官是馮介海軍少將。

  讓人搞不懂並不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馮家子弟、侯爵世子。

  皇親國戚,權貴子弟從軍的多了去,不差他馮介一個。

  也不是因為他年紀輕、資歷淺。

  實際上這人雖然年紀輕只有二十九歲,但是人家從軍早啊,資歷可是厚實著呢。

  這傢伙是在東鎮廟時代出生的,才十五歲的他就進入海學堂了,算起來已經是在從軍足足十四年了。

  今年二十九歲的他之前一直都是被卡在准將位置上,今年才是獲得晉升成為海軍少將,但是此人雖然年紀輕,三十歲不到就成為了海軍少將,但是卻是沒有引起什麼轟動。

  因為人們都知道,他的晉升和他的身份有關,和才華倒是沒啥關係,不可能和陸軍那邊的應易康當年晉升陸軍少將的時候,那可是全軍轟動的大事。

  作為皇親國戚,又從軍的早,熬十四年熬出來一個海軍少將不算什麼。

  但是人們不理解的是,升少將不算什麼但是為何能夠擔任第十一分艦隊的司令?

  要知道,第十一分艦隊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分艦隊,而是最重要的幾個分艦隊之一。

  第十一分艦隊,其意思就是第一艦隊下屬第一分艦隊,只不過為了稱呼方便稱之為第七十一分艦隊罷了。

  第一艦隊駐防本土沿海以及北海(扶桑),母港位於吳淞港海軍基地,舟山、青島、旅順、釜山、大阪、江戶等眾多海軍基地都是屬於他們的海軍基地。

  這是大乾王朝準備用來控衛京畿海域,以及北海省沿海乃至整個中太平洋的主力艦隊。

  就這麼一個第一艦隊,其實力比印度洋裡活動的其他四個艦隊加起來還要強。

  整體實力也是七大艦隊裡的第一名!

  而第十一分艦隊,又是轄有第一艦隊裡的小半主力戰艦。

  目前現役的六艘山西級戰列艦,其中四艘都是在第十一分艦隊。

  這麼重要的艦隊,自然是需要重量級的人去掌管的。

  但是為什麼就選了馮介呢!

  難道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

  陛下有意抬高外戚?這是不是意味著馮家的政治地位會更高了?

  對於外界的諸多猜測,楚行都懶得搭理。

  各大主要艦隊的司令官任命,那都是楚行親自挑選並拍板的,馮介也不例外。

  他選馮介可不是因為他是什麼外戚身份,而是因為此人的能力。

  說起來也不是看重他的戰術指揮能力,這個人過去的十多年從軍生涯似乎也沒有什麼太過亮眼的表現,戰術指揮能力不咋地。

  但是讓楚行感興趣的是,這人的理論水平還是挺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