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04章 鞏固統治

  說白了,溫如海除了婆羅洲的知州,還是肩負著監控劉青山以及其他八名貴族的重任。

  大王楚行在婆羅洲裡,一共冊封了八名貴族,劉青山是爵位和封地都是最大的一個,此外還有兩位子爵以及五名男爵。

  一共八名貴族瓜分了婆羅洲七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劉青山保持著客氣,溫如海同樣也是保持著客氣,不過因為溫如海心情不佳,所以這兩人在船尾甲板上也沒有聊什麼,很快就是各自回去。

  回到船艙,劉青山的面色卻是帶著憂愁,這倒不是說覺得溫如海對自己不客氣或者什麼有人監視而感到不爽,而是他覺得這個溫如海言語之間,對發展婆羅洲當地的民生經濟似乎沒什麼興趣,只想要熬過三年任期回國。

  這對於準備在婆羅洲大幹一場的方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這開發封地,可不是他劉青山一家自己說能幹就能夠乾的,還得要有當地的官府配合才行啊。

  不管是打擊當地的土著,又或者是後續的開發土地以及特產等等,不管哪一樣都是離不開官府的扶持,光看方家自己單打獨鬥那裡能行啊。

  萬丹之所以混的相當出色,並從封地開發裡獲得了龐大的利潤,這也是和當地的萬丹府衙門的支持分不開的。

  萬丹子爵當初抵達萬丹的時候,其實也就只僱傭了一百多武裝人員而已,就拼這麼點人,那裡能夠殲滅當時盤踞在萬丹島中部的土著啊。

  真正把當地土著幹掉的,還是當地官府!

  萬丹子爵通過遊說,再加上拿出真金白銀購置了大量的物資勞軍,這才是請動了當地的駐軍,以雷霆之勢幹掉了當地的土著,然後又是配合萬丹知府衙門開發當地的各種資源,引入移民等,這才有瞭如今的大好局面。

  劉青山要在婆羅洲大幹一場,自然也是離不開當地官府衙門的配合。

  雖然說他已經是提前聯絡了軍政雙方的高層,並獲得了首肯,同時也是提前派人去聯繫了呂宋知府衙門那邊,大方向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預計不用多久就能夠得到軍方派出的軍隊支持,以清剿當地的土著王國。

  但是雖然大方向落實了,然而如果婆羅洲知州衙門的配合,依舊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如今的溫如海,一副思鄉心切,得過且過的模樣,讓劉青山好生失望。

  你想要升官調回國內,好歹得先幹出政績來啊!

  劉青山被冊封為靖南侯,獲得了半個婆羅洲的封地以及整個婆羅洲二十分之一土地作為私人領地,這在此次的大冊封裡,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這一次楚行冊封了足足五十多名貴族,他們的封地無一例外,全都是在南洋各地,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未開發地區。

  像是已經開發好的地區,比如呂宋島和萬丹島,這些地方並沒有冊封給任何一個貴族。

  其中就是包括了新徵服的馬六甲地區!

  當軍方拿下了馬六甲城後,後方的楚行也是適時的成立了馬六甲州。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馬六甲道的理論轄區,包括了馬六甲城以及大半個半島地區,此外馬六甲海峽南岸的大片地區也是被納入其中。

  整個馬六甲州,其所轄的區域基本上就是馬六甲海峽兩岸地區!

  同時這個馬六甲州,其管轄權並沒有歸屬於萬丹府,而是暫時直接歸屬內閣管轄,此外在稱呼上,並沒有稱之為海外領地,而是直接納入本土範疇。

  對於馬六甲這樣的重要地區,楚行自然是非常重視的,他要把這一地方徹底本土化!

  而這一本土化,就是從行政管理模式上開始!

  為了體現馬六甲州的重要性,這才是有了由內閣直轄的模式。

  而後續隨著對南洋各島嶼的征服,大乾王朝必然會加速在南洋地區的移民開發,以及本土化進程,到時候建設省道級別的單位也就成為了自然。

  只不過現在還是早了點,整個南洋地區的移民也不過數十萬而已!

  要想把南洋徹底本土化,設立省道級別的行政機構,作為本土進行統治,還需要時間。

  楚行對此也不著急,如今大乾王朝有的是時間來慢慢穩固在南洋地區的統治。

  如今更加重要的還是後續在印度地區的戰事,隨著馬六甲被攻克之後,不用有任何的疑問,這個曾經被葡萄牙人充當為東方殖民橋頭堡的城市,也將會成為大乾西進印度洋的重要戰略基地。

  所以在馬六甲處理上,除了設立馬六甲州這種行政處理外,更重要的還是軍事以及商貿上的處理。

  軍事上,印度洋艦隊的司令部駐地,就是暫時設立在此地,同時軍方方面已經是打算重新修繕馬六甲城了。

  這好歹是一個稜堡呢,雖然被打的破破爛爛的,但是作為一個稜堡的基礎還是保存的比較完善的,後續修繕一番,就是會成為大乾在馬六甲最為堅固的堡壘。

  此外,海軍方面打算在這裡建立海軍基地,以停泊其龐大的艦隊,並且設立煤倉,用以給蒸汽戰艦加煤加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