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67章 大爆發

  未來幾年,必然是鋼軌的天下,不管是生鐵還是以往的熟鐵,乃至普通的鋼材,怕都是要逐一淘汰,進而全面採用這種特殊鋼軌的。

  這種特殊鋼軌,代表的是未來,就算是再困難,我們徐鐵也得拿下來!”

  隨後這幾人,又是你一言我一語,開始探討著該如何解決現在的技術難題,不過其他人都是徐州鋼鐵公司的行政、財物等高層,對於技術問題,他們頂多也就是說幾個專業名詞而已,真讓他們搞技術,那是不行的。

  徐州鋼鐵公司的技術問題,向來都是該公司的首席工程師林普向負責的,這個林普向其實也不是什麼簡單角色,他乃是孤兒出身,早年進入了童子軍,隨後進入童子軍總營,後來童子軍改制,他也就是成為了最早的一批王室理工學院的學生,並就讀材料系,專攻鋼鐵專業。

  不過,這個人雖然不簡單的,但是在天才遍地走的王室理工學院裡,還是沒有辦法熬出頭,連續數年沒能通過大三的升級考試後,他就成為了眾多的王室理工學院退學生之一。

  後來進入了國子監大學任教,但是很快就是和幾個有志進軍鋼鐵行業的人湊到了一塊,一起成立了徐州鋼鐵公司,林普向和他們一起成立這家徐州鋼鐵公司的時候,一毛錢沒出,憑藉一身所學,就是佔據了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

  要知道,當初的第一期投資,這投資金額可就是佔據了三十萬元呢,後期多次融資,如今林普向在這徐州鋼鐵公司裡的股份還有百分之二十多,但是如今的徐州鋼鐵公司的市值,卻是已經達到了將近百萬之巨。

  所以,林普向不僅僅是徐州鋼鐵公司的首席工程師,而且還是股東之一。

  不過會議過後,林普向在回去的路上,卻是認真的考慮起來另外一個問題!

  雖然其他人可能還不知道,但是林普向卻是知道,自己的才學已經是支撐不起來規模越來越大,同時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的徐州鋼鐵公司的技術需求了。

  他雖然是王室理工學院最早的一批學生,但是這個‘最早’固然是個榮譽,但是在技術層面而言,這個最早卻是代表著落後。

  如今科學技術發展幾乎是一日千里,他在六年前畢業的時候鋼鐵行業是一回事,但是現在的鋼鐵行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幾年裡,已經是出現了多種合金剛才,雖然說受限於技術問題,很多的合金鋼材目前只能存在於實驗室裡而無法量產,但是這無疑也是證明了鋼鐵行業的迅速發展。

  他一個六年前的畢業生,現在已經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既然自己的技術能力不足,那麼也就只能是找個技術大牛來了,畢竟這徐州鋼鐵總是要發展的,鋼軌乃至以後更多的特殊鋼材也都是要搞的!

  要不然,徐州鋼鐵公司就只能是一步一步的落後於人,最後別說維持國內二流鋼鐵企業的位子了,恐怕很快就會淪為三流甚至不入流了。

  而要技術大牛卻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

  這種技術人員,尤其鋼鐵行業裡的技術人員,一部分是集中在國內的幾家大型鋼鐵公司裡,比如說江南鋼鐵公司,此外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則是集中在王室理工學院以及眾多大學裡。

  其中王室理工學院裡已經畢業留校的人是別指望了,那些教授和副教授們不用說了,一個個都是眼高於頂,根本不可能來一個小小的徐州鋼鐵公司打工的。

  那些普通的研究人員,雖然有一些也可能會辭去王室理工學院的職務跑到外面工作,但大多都會選擇自己和商人合資創業,又或者是跑到大型企業去當技術領頭羊,也不會來徐州鋼鐵這麼個二流鋼鐵企業。

  想要從其他鋼鐵行業裡挖人,難度也是不小,因為要挖的對象,那都是各大企業裡的技術負責人,收入本來就非常高,要想讓他們拖家帶口,而且還背上一個跳槽的負面名聲,這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超高的薪資就不用說了,給股份也都是情理之中。

  唯一比較容易的,就是去幾所大學裡挖人,那些大學裡的教授們,大多都是王室理工學院的退學生,但是他們即便是退學了,但也還是在各所大學裡從事技術研究工作,不比林普向,被日常的工作事務耽誤了太多的精力。

  林普向開始一個個的數過去,畢竟能夠稱得上鋼鐵行業的技術大牛的人,一共也沒有多少,滿打滿算其實也就那麼幾十個人。

  誰能挖,誰不能挖,他心裡也有個數,最後是圈定了幾個潛在的目標,並準備親自動身去邀請他們加盟。

  林普向和公司裡的其他人說起這事的時候,其他人自然是不會反對,徐州鋼鐵公司是怎麼建立起來,並在江北之地站穩腳跟的,靠的就是當初林普向所帶來的技術,所以他們也很清楚技術人員的價值。

  只要是技術過硬的專家,薪資什麼的就不說了,來了就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