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60章 草原鉅變

  在大乾軍政分離的政治生態裡,軍方那邊自然是不會把軍事事務詳細通報給巡撫衙門,但是甘肅這邊情況是非常複雜的,而軍方很多時候也是需要地方上的支持,所以雙方的互動是比較多。

  看著手中的軍方送過來的公文,胡德志皺著眉,這些蒙古人又要有所動作了嗎,這一次是想要入關劫掠物資,還是說想要突破長城封鎖線,殺入青海等地,又或者是想要在甘肅這邊對大乾施加壓力,以減輕他們在河套地區所受到的龐大壓力?

  胡德志雖然不是軍事將領,但是身為大乾高官,更是被委以重任,擔任新成立的甘肅省巡撫,此人自然不是什麼普通的文官,見識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相當出色的。

  他很清楚,為了進一步壓縮蒙古人的空間,更是為了奪回河套地區,大乾在崇禎十一年開始,就已經是秘密展開了河套戰略。

  什麼戰略呢,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甚至都不是什麼軍事上的行動,而是通過移民蠶食,大乾沿著黃河兩岸沿途修築稜堡,建立移民點。

  一開始,對面的那些蒙古人還不覺得有什麼,大乾在黃河兩岸建立的稜堡規模都不大,而且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只有少量移民。

  並且也不主動去襲擊河套平原上的蒙古人的部落,更何況,這一段的黃河到了冬天的時候是會結冰的,因此在蒙古人看來,這種小規模的修建堡壘和殖民影響並不算太大,他們依舊可以來去自由。

  但是,當一個個小型的稜堡修建起來之後,並依託這些城堡形成了一條穩固大約五十多公里的前出通道後,蒙古人終於是意識到,大乾是想要逐步蠶食河套地區,他們就開始緊張了起來。

  河套地區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數千年來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必爭之地,當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往往就能夠控制該地區,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了,那麼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會控制這一地區。

  甚至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各部落而言,這個地方也是彼此的競爭區域!

  數千年來,河套地區的歷史基本上就是戰爭的歷史,各部落,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不斷的進行廝殺,無數的將士們灑下的鮮血成為了滋潤這一片土地的最佳養料。

  大乾試圖收復河套的舉動,讓蒙古人感受到了危機,所以也是開始出動兵力拔出這些小型的稜堡。

  只不過之前,雙方都還算比較剋制,一方面是雙方也算是達成了協議,大乾還給林丹汗封了一個封號呢,雙方也還保持著互市關係。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前些年大乾的重心是恢復民生,發展工商,對外擴張是保持了剋制,而蒙古人也是忙著打察哈爾,打女真。

  雙方都有事忙著,這大規模的戰爭自然是打不起來,但是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卻是相當的頻繁。

  然而今年開始,胡德志卻是知道,大乾已經是開始逐步改變北方政策,其主要誘因也不是說大乾已經是準備好了北伐,實際上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大乾高層的基調還是發展農業工商經濟,強大自身為主,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依舊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計劃。

  這從去年年底的財政預算支出分配裡就看得出來,大量的財政支出依舊是集中在內政上,軍費支出依舊持平,但是大乾的財政收入一年一比一年多,相對的財政支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軍費的總數卻是沒有得到增加,這也就意味著,軍費支出比例是逐年少量降低的。

  大乾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還沒有大規模對外擴張的規劃!

  但是今年三月份,從北方草原傳來的一個消息卻是讓大乾感受到了北方的威脅,因為在今年二月份,蒙古人在草原上發生了一場規模相當宏大的戰役,據傳蒙古人在這一次戰役裡投入了十多萬兵力,而林丹汗的對手也是投入了七八萬的大軍,而結果呢,林丹汗大勝,反對派主力被殲滅大半,最後狼狽而逃。

  這也就意味著,蒙古人在北方草原已經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儘管他們還沒能徹底的消滅或吞併察哈爾部等,但是其實力卻是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草原其他部落如今自保都困難,更加別說什麼和林丹汗對抗了。

  這也就讓大乾試圖讓北方維持一個均衡,讓大乾有更多準備時間的謀劃落空了。

  如今林丹汗在草原上是如日中天,這自然也就讓大乾感受到了威脅!

  為此,在三月底的時候,大王楚行親自召開了御前軍政會議,這是一場軍方和內閣的高層都參加的會議,而會議的主體就是如何應對北方局勢。

  會議的詳細內容自然是不會公佈的,但是依舊是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推斷,大乾的北方政策已經是出現了重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