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九百九十四章 火力差距

  發起進攻之前,炮兵部隊將會對上述的防禦設施進行逐一清理,尤其是敵人的炮兵陣地,更是會成為炮擊的重點,力求徹底壓制敵軍的火炮力量。

  就當第十五步兵師的軍官們觀察著柳京城的時候,柳京城頭,偽帝也是帶著一票明軍將領登上了城頭,此時偽帝手中也拿著一具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城外的第十五步兵師。

  他手中的這具望遠鏡,還可以看到明顯的雕刻字跡:“揚州光學制造廠,崇禎六年”

  毫無疑問,這是一具大乾出品的望遠鏡,而且還是標準的陸軍野戰望遠鏡,因為揚州光學制造廠,是目前整個華夏範圍內唯一一家可以量產望遠鏡的工廠,這家工廠所生產的望遠鏡,已經是成為了陸海軍通用的標準配備,同時因為採取了玻璃鏡片,價格也是變的可以接受了,而不是和前些年一樣,只能用價格昂貴無比的水晶鏡片所製造的望遠鏡。

  同時這家嫡屬於國企部,同時也是數十家重點國防企業之一的揚州光學制造者,除了生產軍用望遠鏡外,還生產科研教學用的顯微鏡,高倍數太空望遠鏡。

  後兩者的高精度的顯微鏡、望遠鏡雖然說總生產數量不大,但是卻價值昂貴,而且除了這裡,別的地方根本沒得買,所以就連王室理工學院這樣牛逼哄哄的科研教育機構,也是不得不老老實實的高價購買這些光學器材用來做研究。

  當然了,他們目前最賺錢的業務並不是這些高精度的顯微鏡、太空望遠鏡,也不是訂單數量巨大的軍用望遠鏡,而是民用望遠鏡。

  這年頭的航海,嚴重缺乏觀測手段,那些船長上飄在海上,自然也是離不開望遠鏡的,一開始軍方還擔心望遠鏡技術會外洩,從而導致敵人也用上。

  但是後來就是想通了!

  為啥想通了?

  因為望遠鏡的原理太簡單了,其中最難的地方不在於原理,也不在於外殼,而在於鏡片的製造。

  但是這種鏡片的製造,如果是想要工業化大量生產,自然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這年頭最精密的鏡片其實不是機器生產的,而是手工打磨的。

  而可以打磨鏡片的是什麼人呢?是眼鏡工匠!

  換句話說,其實你只要找個熟練的眼鏡工匠,他是可以給你打磨出來高精度的光學鏡片的。

  早幾年的時候,大乾陸軍就是發現偽明軍隊的少數將領也是用上了望遠鏡,只有那些民間的船長們,更是直接在民間找眼鏡工匠打磨望遠鏡。

  這望遠鏡的技術,根本就封鎖不了,所以後來大乾乾脆是直接批准瞭望遠鏡的民用政策,允許國內的光學公司生產並銷售民用望遠鏡,同時進出口委員會也是批准瞭望遠鏡的出口許可令。

  於是,大量的船長們就是很快用上了望遠鏡,不過這些民用的望遠鏡一般只侷限於航海用的望遠鏡,至於陸軍所用的小型化的高精度望遠鏡,還是不允許民用的。

  偽帝手中的這具望遠鏡,那是大乾陸軍中高級軍官所用的標準野戰望遠鏡,觀察倍數為四倍,倍數不高,但是卻是遠比普通的望遠鏡清晰,同時質量過硬,體積和重量都不大,可以隨身攜帶。

  偽帝自然是不可能通過什麼正常途徑弄來這個望遠鏡,而是手底下的人也不知道採用了什麼手段,才是找到了這具望遠鏡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