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上親征

  所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後方守備的任務都是交給補充旅以及駐防地方上的混成團來負責的。

  而補充旅,實際上就是擁有編制的新兵營,而且隨著訓練的正規化,很多新兵營裡的訓練時間都已經是延長到三個月以上了,大乾陸軍乾脆是把原有的補充旅裡的兵力逐步補充到正規軍,以及改編了幾個混成團後,又是撤銷了補充旅這種不上不下的編制。

  如今,補充旅在大乾陸軍裡,已經是正式消失了,代替出現的乃是眾多的混成團!

  現在的混成團,戰鬥力強悍的可以和主力部隊並肩,而戰鬥力差的,其實也不會比以往的補充旅強多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混成團都是屬於正規軍,士兵的素質都是不差的,就是裝備差一些,戰鬥經驗有些不足而已,這守備地方已經是可以了。

  哪怕是遇到敵軍大舉來攻,這守住一段時間,等待主力來援也是沒有問題的。

  如此也就讓陸軍方面更熱衷於編練這種混成團部隊了。

  目前,每一個省都是有至少一個混成團駐防,而靠近前線的地方,還有混成團專門參與前線作。

  目前江南和江北地區,也是有好幾個混成團,雖然戰鬥力一般般,但是再留下一個第十步兵師協防的話,楚行也是能夠放心抽調虎賁軍和第四兵團的其他主力部隊北上了。

  楚行北上親征,並沒有搞的滿城皆知,因為前後不過兩天,楚行就是確定並帶著虎賁軍北上了,所以楚行北上了後,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楚行北上親征了呢。

  四月中旬,楚行率領虎賁軍乘坐運輸艦、水師的戰艦抵達揚州,然後換內河船隻繼續沿著運河北上,不用多久,成功抵達淮安,並和第四兵團的主力部隊取得了匯合,然後繼續沿著運河繼續北上抵達徐州。

  此時的徐州,已經是成為了大乾陸軍北上的大本營,眾多的部隊和物資都是在這裡集中,然後出發北上或者西進。

  但是楚行也是沒有在徐州停留太久,而是休整了一天後,就是繼續率領大軍北上,然後一路前往兗州府濟寧。

  兗州濟寧州,這個運河邊上的城市,變的和往日不太一樣了。

  往日的時候,依靠著運河,濟寧州城那是繁華無比,縱然不比揚州、淮安、徐州這些大城,但是卻也是比眾多小城好得多。

  但自從明軍大規模南下,山東守軍不得不縮短防禦陣線,讓出兗州和濟南一代開始,這裡便遭受到毀滅性打擊,繁華不再。

  但是沉寂了沒有多久,這裡邊重新熱鬧了起來,因為大乾王師回來了。

  第五步兵師於五日前攻克濟寧,旋即又派出一個團攻打兗州府,並且順利攻克之。

  知道大乾氣勢洶洶北上,同樣決戰的態勢,明軍早已經是開始收縮兵力,並沒有在兗州府城、濟寧州城留下太多的兵力,所以面對第五步兵師的進攻,當地明軍根本就沒有進行有力的抵抗。

  大多都是象徵性的抵抗之後,就是很乾脆的潰敗或者是投降了。

  這些留守當地的明軍普遍都是衛所兵,甚至只是地方青壯而已,他們自己都知道已經是被放棄了,這不抵抗說不過去,拼命抵抗更加說不過去。

  所以他們抵抗是會抵抗的,但普通是象徵性的抵抗!

  第五步兵師甚至都沒有怎麼擺開架勢,就是把濟寧和兗州給拿了下來。

  而今天,濟寧城裡一片嚴肅氣氛,大隊的士兵們早已經是把全城徹底封鎖,讓原本就不多的本城土著連上個街都是提心吊膽的。

  而城外,李大虎已經是帶著第三兵團的眾多高級將領們在外頭等候著。

  能夠讓李大虎出城等候的人,自然也就只有楚行了。

  根據使者的通報,聖駕已經是距離濟寧大約只有二十公里,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了!

  不過李大虎他們最先等到的並不是楚行,而是第四兵團的大隊士兵,第四兵團抵達後,更是讓濟寧周邊更是擁擠不堪了。

  原本濟寧城就小,駐紮兵力頂多也就是一個師左右,多了沒用,放不下,第三兵團的其他主力部隊都是駐紮在城外的。

  第四兵團抵達後,卻是接替了第三兵團原本駐防在城內的部隊,接管了濟寧城的城防。

  而後,則是虎賁軍的一個步兵團抵達,而這個虎賁軍步兵團抵達濟寧城後,直接開始巡視城內各地。隨後,虎賁軍的部隊陸續抵達,並且是直接進城,並且是接管了聖駕沿途的要道駐防任務。

  這些措施,自然都是為了確保楚行安全的。

  虎賁軍作為楚行的近衛部隊,自然是楚行在那,他們就在那,而楚行的護衛工作,一直也都是虎賁軍在做。

  眾人又是等了一段時間後,才是看到運河上陸續有船隊抵達,這一支船隊,才是楚行所在的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