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764章 再度僵持

  可惜的是,這事鬧得有點兒戲,如果那隊明軍衛所兵能夠支撐下來,並且進入江西的話,陳先贇甚至都不介意親自上摺子給大王,給這隊衛所兵爭取一個優待的結局。

  可惜啊!

  但是此事的發生,非但沒有減輕馬士英裁汰衛所兵的決心,反而是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

  以前他只是覺得衛所兵不堪用而已,但是現在卻已經是覺得衛所兵非但不堪用,甚至還覺得這些衛所兵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了。

  大明王朝和偽乾作戰數年來,雖然有明軍成建制投降,高級官員也投誠的事發生,但是卻是沒有出現過在大後方的部隊直接反叛,然後投靠偽乾王朝的事情出現。

  出現了此事後,馬士英又是連續採取了幾個措施,他除了把這些衛所兵送往武昌造槍炮外,還下令讓衛所兵脫離一線,然後到後方去屯墾。

  同時,他也是加速了對督標的規模擴張!

  五萬人不夠,他要十萬人甚至更多!

  軍費從哪裡來?

  自然是從原本用於衛所兵身上的軍費騰挪出來,此外,馬士英也是開始強勢整合湖廣、江西方向的地方募兵。

  也就是那些知府、巡撫等地方官員利用地方財政自行招募的募兵!

  他把各個地方官員自行招募的募兵們整合起來,雖然沒有直接編入督標之中,但是卻是也是把他們按照督標的方式進行編練,並整合起來成為一支支具有完整編制和裝備的新軍部隊,並稱之為練軍,以州府為基本單位,稱之為某某練軍。

  如衡陽練軍、長沙練軍、嶽州練軍、九江練軍等等,各自轄有若干營不等。

  而這些地方練軍的規模的形成模式也挺有意思的,編制和裝備乃至訓練都是直接以督標為模板,但是人員和經費都是直接來自於地方官府。

  馬士英在大搞動作的時候,楚行也是沒有閒著!

  因為戰局再一次陷入了對峙決斷,大乾救民軍雖然有新的攻勢計劃,但是要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攻勢,各種準備都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如果要發動新攻勢的話,下一步的目標要麼是九江,要麼是撫州。

  而這兩個地方,每一個都是需要大量兵力以及充足的火炮準備,才能夠攻克的。

  前線部隊醞釀的下一次攻勢的時候,後方的楚行也是開始和陸軍方面商討起來擴軍事宜。

  是的,沒錯,陸軍方面依舊是不死心擴軍!

  受限於財政緊缺,正規軍沒辦法擴軍之後,陸軍方面又是提出了另外一項計劃,那就是組織地方治安部隊。

  這個治安部隊,和以往由明軍降兵組成的治安軍不是同一個概念,同時也是和以往的鄉勇不同,以往的治安軍其實也是職業戰鬥部隊,只不過是人員差,裝備差,戰鬥力差而已,而鄉勇的話,其實比較類似巡捕,對付尋常土匪還行,但是基本不具備正規戰鬥能力。

  而上述兩種部隊的缺陷,也是當初大乾王朝毫不猶豫給予撤編的重要原因,留著他們除了浪費錢財,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這一次軍方提出的地方治安部隊,乃至一種全新構架的部隊,以回到地方上的退役軍官、士官、士兵為核心,組建地方治安部隊。

  這種地方治安部隊,平日只保留最基本的構架,大部分人員該幹嘛幹嘛,農閒的時候間隔一段時間進行集中訓練,訓練期間給予一定的補貼。

  如遇戰事,則是集合起來,承擔治安任務,裝備上,裝備冷兵器以及軍方替換下來的老舊武器為主。

  楚行初聽時,發現陸軍構思的這個地方治安部隊很有意思,結合了預備役和民兵這兩個性質,而且潛力相當大!

  這種模式,之前大乾就已經探索過了,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直接上馬。

  當然了,讓楚行最感興趣的是,這種地方治安部隊在平日裡基本上不怎麼花錢,只有在集中訓練其中才會給予一定的補貼。

  而以退役軍人為核心,再選撥一部分青壯,在農閒的時候適當的集中訓練一下,也不用久,一年訓練個一個月那麼基本就差不多了。

  這樣的話,可以讓這種治安部隊在和平時期,也可以用來對付對付土匪,小規模叛亂之類的事,如果是遇到前線兵力緊缺的話,也可以緊急徵召起來,給他們換上新的制式初步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對此深感興趣的楚行,很快就是在召集了陸軍的相關將領,探討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經過商討後,楚行也是下了決心,準備先在揚州和蘇州地區開展這種模式,同時也不叫治安軍,而是重新定義民兵,而且要把這種民兵組織直接推廣到村這級別去。

  各級民兵,直接接受大都督府領導,乃至救民軍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力量,平日承擔地方彈壓,剿匪,戰時直接組建大編制民兵參戰。

  民兵制度的誕生,也是大乾王朝再次嘗試建立預備役制度,而具體性效果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只能是留待後續來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