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防線


  地,就會急速治理,所以不論是劉宇烈還是馬士英都會維繫大乾留下的制度和體系,繼續讓其維持運營。

  甚至加徵賦稅的事情都不會涉及這些重新奪回來的區域,一來是防止民心不穩,導致大規模的騷亂,使得大乾坐收漁翁之利。二來,他們不敢冒昧的使用大乾的政策和改革不假,但是不妨礙他們知曉大乾制度的優越性。

  這些被大乾改革過得地方,改革成果可以直接被他們使用。

  畢竟源源不斷的賦稅,誰不喜歡?

  而且大乾每退出一地,並不是所有的班子都帶走,這些殘留下來的班子,即便是班子不在了,但是隻要制度在,新建立一個班子就是了。

  所以在馬士英看來,廬州府也好、安慶府也罷,千萬不能丟。

  因為這兩個地方一旦丟失了,便意味著自己丟失了源源不斷的財源。被大乾治理過的地方,實在是太好了。

  鄉紳們都覺得偽乾有朝一日會打過來,所以做事情從來不敢過分,也特別配合朝廷,完全按照大乾留下的制度辦事,導致當地的稅收非常豐富。

  如果真的丟了這兩個地方,憑藉馬士英的本事真的養不活那麼多軍隊。

  馬士英督師江南,麾下兵力號稱八十萬,但是實際上頂多也就只有三四十萬人,其中半數超過二十萬都是集中在了湖廣、江西、南直隸地區,此地不僅僅主力最多,而且還包括了他的所有兩萬多人的督標以及五千邊軍。

  他的兩萬多人的督標,可是效仿偽乾賊軍建立起來的火器部隊。

  至於廬州、安慶、池州等地,則是兵力大約十來萬,但是這並不包括孫元化和何騰蛟的部隊。

  而這三個地方的兵力雖然有十來萬,但是分散在各地,而且還要分出一部分來,拱衛劉宇烈所駐守的應天府、鎮江等地。

  這兵力一分配下來,其實各地兵力也沒有多少了!

  加上這一次賊軍南下來的太快,以至於讓當地明軍反應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呢,就已經是被攻破了眾多中小城池,而駐防這些城池裡的明軍雖然每一個地方都不多,但是加起來也有一兩萬人呢。

  也就是說,偽乾賊軍還沒攻打江西呢,這幾府的兵力已經損失了一兩萬了。

  而被自己重用的廬州知府,總兵力也不到五萬,而這不足五萬的兵力,現在沒了小兩萬,還有兩萬多分散駐防,沒有來得及趕往廬州府城,也就是說,現在廬州府城裡的明軍,頂多也就一萬多人而已。

  而且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明軍清一色的都是地方衛所兵,而且很多實際上還是臨時徵召來的青壯,至於像督標、邊軍、火槍軍這樣的精銳,很抱歉,並沒有多少,頂多就只有廬州知府自己招募的募兵兩三千人而已。

  賊軍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廬州,根本就沒有給南直隸明軍太多的反應時間,趁著他們還沒龜縮回來,秦去疾已經率領部隊南下了舒城,兵鋒直指廬州府,路上還幹掉了一支跑回來的三千精銳。

  如此情況,也就由不得讓當地的文武官員緊張,乃至恐慌了。

  馬士英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是從江西中北部以及武昌等地抽調兵力北方增援了,但是天知道能不能及時趕到。

  而馬士英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第五步兵師一路玩命的狂奔南下,就是不想給散落在各地的明軍彙集起來,從而讓南直隸幾府也是變成黃岡一樣的烏龜殼,他們想要的是速戰速決。

  不過這個速戰速決可不是為了快速拿下廬州府一地,而是特指殲滅明軍的有生力量!

  所以抵達廬州城下了,他們也不著急著攻城,而是是準備圍點打援的!

  秦去疾包圍了廬州後,運氣不錯,還真有外地的明軍傻乎乎的跑到廬州來送死,所以玩了幾次圍點打援,收拾了幾次千人規模的明軍援兵後。

  其他地方的明軍就不再傻乎乎的來廬州增援了!

  發現明軍不再傻乎乎的過來送死後,秦去疾也是沒有矯情,繼續等下去也是沒有什麼好處了,所以就正式展開了對廬州的猛攻!

  廬州城裡並沒有多少明軍,而且也沒有太多的火炮等火器,陷落已經是必然的!

  四月初八,秦去疾率領的第五步兵師在付出了將近千人傷亡的代價後,攻破廬州城!

  廬州失陷的消息傳開來後,天下震動!

  因為廬州被偽乾賊軍拿下之後,應天府就會重新面臨威脅了。

  應天府的戰略地位可是非常高的。

  不用朝廷方面派人來傳旨,馬士英自己就已經是連續下了數道命令,幾乎是各地地區的後備兵力抽調一空,同時又是請求了南直隸地區派兵協防。

  然後他本人也被迫離開長沙,準備去前線坐鎮。

  與此同時,一直不聽崇禎命令的南直隸劉宇烈也嗅到了死亡的味道,開始大規模抽調部隊,開始進駐和州、太平等地。

  這才匆匆趕在偽乾勢如破竹,打到江西之前,在各地囤積了大量的兵力,同時在後方的江西方向準備了大量的部隊,鑄造出一道頗為勉強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