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七百零二章 新年攻勢


  馬匹。

  不過即便是把山東和南直隸地區的馬匹都差不多給搜刮乾淨了,不過也依舊無法讓大乾王師得到足夠的馬匹,尤其是乘騎用馬。

  所以目前大乾王師的各騎兵營裡,只有嫡屬於第一步兵師的第一騎兵營才是做到了真正的滿編,轄有四百騎,而其他的幾個騎兵營,至於兩百或者三百不等的騎兵。

  以前極度緊缺的火炮,如今也是大大緩解了,至少搭配給各步兵師的炮兵營,都能夠做到滿編二十四門火炮,各步兵團的營炮隊也能夠擁有六門的散彈炮了。

  而且是清一色的五斤和七斤的野戰炮,兩斤、三斤的散彈炮,就是有一些炮兵營裡因為七斤火炮不夠,所以暫時用三斤散彈炮代替之,但是數量上,卻是絕對滿編的。

  以往還混合裝備的繳獲自明軍的火炮,都已經是從各野戰部隊裡撤編,大多是被搬上了城頭作為城防火炮,要麼是搬到了河防要塞裡,作為河防火炮。

  倒是一些質量過得去的,威力也還可以的佛郎機炮以及將軍炮,但是被水師那邊本著廢物利用的心態,搬上了各武裝商船裡使用。

  崇明水戰裡,第二艦隊近乎全軍覆沒,損失了的火炮,這讓水師方面相當心痛,而由於本年度的下半年火炮供應是優先滿足救民軍所需,所以水軍那邊就算是有軍費,但是也無法從各兵工廠裡採購到足夠的火炮的,所以繳獲自明軍的火炮雖然質量和威力差一些,但是總比沒有好啊。

  這種情況,也是導致了水軍方面想要籌辦屬於水軍自身的火炮工廠,除了產量分配問題外,更重要的是水軍用炮和救民軍用炮存在著極大的差別。

  比如說救民軍用的火炮,因為要保持機動力的緣故,對重量看的非常重,對於射程以及威力的話,並沒有太過嚴苛的要求,但是水軍方面,他們對火炮的重量無所謂,但是卻要求射程以及威力。

  這也就是說,救民軍用炮是往輕型化發展的,而水軍用炮是往重型化發展的。

  以目前火炮的技術而言,救民軍方面裝備九斤野戰炮基本上就是極限了,再大口徑的野戰炮,救民軍方面的炮兵部隊就要罵娘了,因為根本無法機動。

  而對於水軍而言,九斤加農炮只是中口徑火炮而言,水軍方面正在建造船體的三等護衛艦,其主炮雖然暫定是用九斤加農炮,但實際上這不是裝不了更大口徑的火炮,而是因為根本沒有更大口徑的火炮。

  至於水軍那邊剛完成設計,並且已經是開始鋪設龍骨的三等巡洋艦,設計採用的最大口徑的主炮可是十四斤加農炮,九斤加農炮只是次級主炮而已。

  而現有的幾個兵工廠如今主要精力都是為了救民軍造火銃,只有部分兵工廠有能力製造火炮,現在才是開始試製造九斤加農炮,但是要想形成量產,恐怕要到明年了,至於更大的,預備作為三等巡洋艦主炮使用的十四斤加農炮,那是連研發和生產的計劃都還沒有呢。

  水軍那邊是準備先向西洋蠻夷採購十四斤重炮用來先裝備。

  但是也不能一直外購的,這些洋人一個個可都是吸血鬼,眼看著明王朝和大乾王朝都在大規模外購軍械,這槍炮的價格是一天比一天高,如今五百兩銀子可已經買不到九斤火炮了,那些洋人已經是把價格抬到了八百兩銀子,而且這還是期貨,需要好幾個月後他們才能夠運到。

  如果要購置他們武裝商船上作為自衛火力的現貨,沒有一千兩銀子是別指望了。

  所以,很快水軍方面就是把籌建水軍兵工廠的報告打到了楚行這邊來,但是楚行看罷後卻是直接否決了,開什麼玩笑,水軍竟然想要開自己的兵工廠,這是不可能的事。

  水軍自己管好訓練作戰就行了,這軍械生產就別摻和了,楚行可不想以後看見一大群掛著水軍武勳的工人以及管理人員在工廠裡上班的場景。

  這種不務正業的事必須堅決杜絕,否則的話,不用幾年,大乾王師裡就要出現掛著將官軍銜的戲子了!

  在楚行看來軍械生產也是工業生產,這是屬於工業的範疇,得讓工部那些專業的人來搞,你們一群軍人摻和什麼啊,幹好打仗這事就行了。

  不過水軍和救民軍的火炮差別也的確是大了一些,現在水軍也是難以得到大口徑的艦炮,所以楚行也是給水軍那邊給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如今救民軍的火炮基本已經得到了滿足,雖然還在擴張,對火炮的需求也肯定會越來越大,但是這種火炮的需求是一個穩定增長的曲線。

  然而各大兵工廠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擴充產量,這多出來的產量正好給水軍騰出一部分,當然了,水軍如果不要救民軍用炮,也可以自行提出性能指標進行招標嘛,讓那些兵工廠專門為水軍生產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