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三章 陳二牛的與眾不同

  同時還不要臉的去旁聽武學堂的課程,私底下還總是找一幫內閣大臣們給他補課。

  如今有時間了,更是藉助他親兵隊副隊長的身份,天天窩在楚行身邊兒,將楚行說出來,關於軍隊的內容一一記在心裡,仔細揣摩,並記錄整理成冊。

  他的這種行徑讓很多人是有些不理解的,以陳二牛的身份地位,只要他不是頑固的非要去當炮兵,腦子瘸了,給楚行當親兵,如今最少也是一個副指揮使。

  但是他非要轉行去當炮兵,後來又非得給楚行當親兵,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和那些十來二十歲的年輕人去武學堂上課,甚至是纏著一堆大佬教他讀書認字。

  如果說他有讀書的天分也就算了,偏偏他還沒有啊,幾個月下來,依舊連一封完整的書信都寫不出來,諸多常用字甚至都還不認識。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陳二牛依靠死記硬背,愣是把和炮兵相關的專業術語給學了個七七八八,而且炮兵作戰需要計算射程、角度等等,所以對炮兵軍官的算學要求比較高,而陳二牛學了幾個月後,這算學卻是有所小成,已經是能夠單獨計算火炮射擊時所需要的諸多參數了。

  如今在給楚行當親兵的這段時間內,又開始飛速學習火銃兵、騎兵的作戰技術,同時天天跟參謀們泡在一起,學習人家的作戰思路。

  簡直就是一個大號的充電寶,逮著誰都要學習一下。

  陳二牛的這些變化,自然是被很多人看在眼裡,有些人不理解,認為陳二牛是捨近求遠,但是也有的人認為陳二牛的這種態度是值得學習的。

  而楚行同樣是看到了陳二牛的這種積極求上的態度,沒有讀書天份不要緊,學炮兵學的困難也不要緊,關鍵是這個陳二牛肯學啊,而且是下了苦功夫學的。

  和陳二牛的這種態度比起來,劉青山、孫玉秀、秦去疾這幾個人明顯是要差了許多,他們身為軍中的高級將領,到目前依舊是大字不識,雖然說也會去學,但是他們的血,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只是做給楚行看的。

  尤其是秦去疾,多好的苗子,離開楚行的懷抱沒多久,就原形畢露,再也不願意努力學習了。

  所以和其他人隱隱約約被壓制完全不同,陳二牛雖然表面上沒有了高級職務,但是卻每天紮在楚行身邊兒學習,炮兵這邊兒也給他預留了位置。

  而且在楚行心中,陳二牛是一個懂得步兵運用,懂得火炮戰術的使用的複合型人才,將來有朝一日炮兵擴大,肯定優先使用他,高級將領的選拔,也會有限選擇他。

  也許短時間內陳二牛的職權不如劉青山他們大,但是長久來看,陳二牛卻是能夠隨著救民軍的擴張,炮兵部隊的擴大而逐漸提升起來,但是劉青山和孫玉秀以及秦去疾他們,楚行卻是不打算讓他們爬上高位了。

  以他們的能力,擔任指揮使基本上已經是極限了,再高一步成為野戰兵團的團長,實際上已經是不稱職了。

  繼續往上成為後世軍隊之中的軍長級別、師長級別,這是害人害己,將太多的部隊交給劉青山、孫玉秀他們指揮,楚行都得天天擔心著他們會全軍覆沒。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陳二牛和趙華年兩個人在討論著這千斤重炮大規模製造,並加入炮兵後該如何發揮這些重炮的威力時。

  其他將領們也是得興高采烈的期待著這些重炮能夠加入救民軍的作戰序列了,雖然他們都是步兵將領,但是這火炮多了,強了,也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援啊,這對步兵來說可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