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張繼孟

  以二分之一的土地,去解決兩倍的問題,這矛盾得激化成什麼樣子?

  聽嫂夫人這麼一說,大家瞬間又安心下來,不那麼擔心朝廷的圍剿。

  李宗為也忽然說道,“之前去濟南府貿易時,我曾經派人偷偷潛入濟南府歷山學院,偷聽了畢懋康的弟子張繼孟講課,覺得此人非常有才華,只是因為得罪了朝廷的官員,才被貶山東,做了御史。”

  “而此人作為畢懋康的得意門生,在朝廷蒙難之時,為朝廷輸送了一支大概三千人的火銃手隊伍。”

  “什麼?”楚行非常驚訝。

  李宗為說道:“得知此事之後,我四處派人打探消息,聽說此人盡得畢懋康真傳,連咱們一直造不出來的自發火銃都懂!這一次聽說韃子圍困京師,就招募工匠,製造了大批的火銃,這三千火銃手使用的火銃,都是他監製的。聽說效果非常好,崇禎對此頗為欣賞,準備待京師戰事結束之後,將其調到別的地方。”

  “這真的是個人物啊!”楚行嘆息一聲道。

  他同同也很感慨,畢懋康、張繼孟師徒二人會製造遂發銃,徐光啟會種田,還能玩外國僱傭兵,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這樣的會打仗。

  大明什麼樣的人才沒有?怎麼最後就沒了呢?

  可見當百姓過不上吃飯的日子,即便是這天下都是神仙,也救不了大明的。

  李宗為繼續說道:“張繼孟大概是繼承了畢懋康的衣缽,聽聞山東這邊兒有禍患,張繼孟便請求他恩師,給他派來了不少工匠,如今製造火器的人,已經有數百人,正在源源不斷的打造火器。”

  賽八仙聞言,嘆息一聲道:“看來,接下來即便是朝廷不插手,咱們的日子也不會特別好過,孫元化就是有名的火器專家,如今又來了一個張繼孟,若是任由其發展……”

  “張繼孟跟餘大成不和,”趙汝才說道:“以張繼孟的性子,是不可能將餘大成這一號人物放在眼裡的,除非餘大成放下身段,主動向張繼孟低頭。”

  雖然張繼孟和餘大成都是名義上的東林黨,但是張繼孟的性格非常孤傲,跟其師畢懋康是一類人,他們壓根看不上餘大成。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而餘大成也素來看不起張繼孟,兩個人之間平素爭端很多。

  張繼孟也沒少在奏疏裡打餘大成的小報告,這種情況下,餘大成未必能夠得到張繼孟的援助。

  嫂夫人道:“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都是火銃,而且如果李大人說的沒錯的話,他們用什麼燧石技發火銃,比我們優勢大太多,我們碰上肯定吃虧的。”

  “那就以攻為守。”

  楚行起身說道:“目前這種情況,餘大成早晚要來,不如我們先摸過去,不以攻克城池為目標,就去給他們搗亂,儘量的減緩他們招募、訓練士兵的能力,如果能順勢將張繼孟搶過來,那就太美妙了。”

  青州府和濟南府之間的道路並不是很好走,很多大山。

  以救民軍現在的能力,想要直接發兵,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現在天氣逐漸變冷,這大冬天的進軍,就僅僅是後勤就能把人活活拖累死。

  所以只能派遣小股部隊,搞搞破壞啥的。

  楚行望向輿圖中的濟南府,腦海裡不由的多了幾分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