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員調動,新人舊人的交替

  至於第三野戰兵團的總兵官,則是陳先贇,他也新生代將領裡比較出色的一個,雖然並不如李大虎和楚子鬥那麼出挑,但也算勉強可用,而且這個人雖然保守,但是他夠忠心啊,這一方面讓他在楚行的心中加分不少。

  而第四野戰兵團的總兵官,則是秦去疾,秦去疾的能力有目共睹,算是第二代軍官之中的執牛耳者,楚行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他的。而且說到底,秦去疾也是楚行的親信,讓他統兵,楚行還是信得過他的。

  不過也只限於秦去疾了。

  劉青山、孫玉秀這兩個人,楚行已經是準備把他們邊緣化了,當然了,這個邊緣化不是說直接剝奪他們的榮華富貴,而是不再讓他們單獨統帥一支大軍作戰了。

  而這種趨向,實際上在第二次巨洋河戰役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劉青山、孫玉秀他們還擔任著高級軍官的職務,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了統領軍隊單獨作戰的機會了。他們也清楚他們自己的情況,如今將工作方向,轉移到了研究提升軍隊綜合實力。

  因為他們雖然在統帥大軍上不佔據優勢,但是他們從軍時間長,經驗豐富,關鍵時刻可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同時又能查漏補缺,是軍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一點是楚行非常欽佩這些老將的,因為他們在楚行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合力安置他們的時候,他們便自己找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決定了四個野戰兵團的總兵官人選後,楚行又是選拔了幾個比較出色的年輕將領成為副總兵官。

  還從錢進下屬的參謀裡挑選了幾個剛培養出來的參謀,作為兵團參謀。

  之前楚行就已經嘗試在部隊裡建立參謀制度了,但是真正的在部隊裡設立參謀職務,還是頭一次。

  把四個野戰兵團的總兵官、副總兵官以及參謀確定下來後,下面的各級主官也會盡心一定的人事調動。

  不過為了安撫老人,楚行依然給劉青山、孫玉秀、等人留了大都督府的位置,相當於保留了他們元老的身份,同時讓他們擔任副總兵官,以及衛所的軍事主官。

  關鍵時刻,啃硬骨頭,還得老將去上,這一點楚行和老將們心裡都很清楚,別看這些小年輕統帥大軍,指揮方陣都很猛,但是關鍵時刻,還得他們上。

  因為大傢伙都是跟大王一起風風雨雨走過來的,爵位也是最高的,他們是公司的合夥人,如今他們不適合管理了,給年輕人讓讓位置很正常,但是如果公司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難,他們這些股東肯定是會跟著老闆一起拼命的。

  唯一在這一次變動之中,受影響比較大的便是陳二牛了。

  倒不是楚行不願意安排他,說實話,陳二牛不論是實力,還是忠心,都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這傢伙比較軸,說什麼也不願意去管理重甲步兵。

  最後楚行沒有辦法,直接將他調到了講武堂,讓他擔任副校長,替自己練兵。

  講武堂的很多軍官,在平時也相當於楚行的親衛隊,所以陳二牛現在地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還不如潘興,因為他是副隊長。

  對此,陳二牛還跟潘興打了幾仗,結果很明顯,陳二牛輸得連褲衩都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