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東巡撫震動

  為什麼這麼迫不及待的就要發動下一場戰役,這裡頭有很多的理由。

  第一條自然是想要乘勝追擊,趁著附近地區的明軍被橫掃一空,迅速以輕微的代價攻佔其他的府縣,擴大己方的戰略緩衝區,避免明軍來襲後直接就打到青州府城來了。

  此外主動出擊,也是能夠分散明軍的精力,不給他們從容集結兵力,然後直撲青州府城的機會。

  說簡單一點,錢進等一群將領們是想要化被動為主動,通過主動出擊的方式來打亂明軍集結、進攻的部署,避免戰火直接在青州府這個大本營燃燒之餘,還能夠通過多線出擊的方式迫使明軍分兵進剿,然後一步一步的吃掉明軍主力。

  因為不管是楚行還是錢進等人都已經可以猜到,如果等明軍從容調集兵力,很有可能最終會彙集起來四五萬甚至十幾萬的的軍隊來攻,而這樣一來戰略壓力就太大啊。

  哪怕是救民軍有著武器和士兵素質上的優勢,但是也很難通過一次兩次的戰略決戰擊潰明軍十幾萬大軍啊。

  一旦被明軍從四面八方圍剿堵住的時候,救民軍最後就只能困守青州府了,而到時候想要再獲得戰爭的勝利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因此攻佔了青州府城後,包括錢進等將領們就是開始籌劃著如何打出去了!

  除了軍事戰略方面的緣故外,楚行以及眾多軍方將領們之所以打算打出去,還有著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以戰養戰!

  青州府終歸是小了些,人口少,土地貧瘠,原本以為可以從青州府的資源大幹特幹。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困難的很,錢糧先不去說了,光光是士兵都招募不到這麼多。

  剛開始幾天的時候,募兵的勢頭還算是比較喜人,但是後續幾天每天來應募的士兵數量就是呈現了斷崖式下跌的勢頭。

  理由很簡單,那些想要賣命吃兵糧的人基本上第一時間就去應募的,這些人在前幾天內就會去應募,而等這一批人應募之後,剩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人了。

  而這說起來還要怪武之文,這個武之文為了鎮壓剿滅救民軍,過去一年來已經在青州府內大量招募了青壯。

  這被武之文先招募了一番青壯,救民軍再來招募士兵的話,這數量自然就變少了。

  要想真正的擴充到四五萬人規模,勢必要從其他州府招募兵員。

  控制其他的州府後,不僅僅可以獲得兵源,而且還可以得到賦稅乃至各種戰略物資。

  此外還有一次性收入的戰利品,這些都是可以用來以戰養戰的。

  打亂明軍的部署,以戰養戰,這兩個理由就是救民軍的諸多將領們一心想要儘早打出去的最大理由。

  至於開疆擴土,這說實話只是附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