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 知識強軍

  雖然說大都督府那邊每天都在招募讀書人從軍擔任軍官,講武堂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但是依舊是無法短時間內滿足救民軍的龐大軍官需求。

  對此楚行是批示大都督府那邊兒,讓他們從優秀士官中選拔人才任命為基層軍官,基層軍官嘛,又不是非得要斷文識字才可以的,再說了,就算是文盲但是也可以讓他們當了軍官後學習文化啊,剛好趁機恢復一下夜校和識字班。

  本來楚行都是打算在軍隊裡開設掃盲班了,試圖把軍隊裡的識字率提升上去,提升上去自然不是為了讓他們更能打仗,實際上是文盲還是讀書識字,對於普通士兵而言區別不大,都是聽命令行事的炮灰而已,但是這件事情一直沒有辦起來,因為救民軍一直處於大戰之中,讀書人也十分稀缺。

  不過楚行一直有一項屬於自己的後期計劃,那就是等到部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後,要從內部大量培養基層軍官。

  這年頭的識字率太低,想要招募現成的讀書人就讀講武堂,然後培養為軍官,難度相當大,因為投靠大乾的讀書人本來就少,而且大多都是奔著來當文官的,少有願意從軍的,招募讀書人從軍困難,還不如直接從士兵當中培養呢。

  此外,這些斷文識字的士兵不僅僅可以成為潛在的軍官,而且以後等他們退役之後,到了地方上就能夠勝任眾多基層政府的職務了。

  而這才是楚行一直想要在軍中開設大規模的掃盲班的主要理由,

  這些軍中退役的轉業公務員,將會成為大乾王國最堅實的基層統治核心。

  只要這些退役軍人還活著,那麼大乾王國的統治根基都是堅實的,不用擔心出現無法控制基層的事。

  所以大規模的掃盲班是必須開設的,不能再跟之前一樣,靠著思想教官小打小鬧。

  而且還是在全軍範圍內開始,每一個士兵都需要參加!

  如果只是為了培養軍官的話,說實話他的掃盲班只針對剛提拔起來的不識字軍官就行了,沒有必要在全軍施行。

  既然全軍施行了,為的就是等以後這些軍人退役轉業後,回到地方上成為大乾王國的堅定支持者,並帶動普通民眾支持大乾王國。

  實際上,目前大乾王國就已經是利用退役退軍維持基層統治了,村鎮級別的官員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退役軍人,之前為了建立鎮、村級別的行政中心,救民軍可是特意轉業了眾多現役軍人去擔任各鎮的教官。

  不過在高級官員上就比較少了,因為那是文官的地盤,內閣那邊籌辦的三縣衙門,高級官員的位置一共也沒幾個,內閣那邊自己都嫌少呢,哪有多餘的位置讓給軍方的轉業軍人了,因此目前軍方的轉業軍人,一般是侷限在鎮、村這兩個級別。

  斷文識字的軍人,不僅僅是未來救民軍戰鬥力的保障,更是未來大乾王國對基層統治的核心支柱,因此楚行自然是不會怠慢的。

  既然已經給提幹的文盲軍官開設了掃盲班,楚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掃盲班的規模擴大化,反正一個老師教二三十個人也是教,五六十個人也是教。

  所以當部隊開始招募新兵擴張,出現大量文盲軍官的時候,救民軍的掃盲班也是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掃盲班裡的老師自然不是什麼正規老師,甚至連讀書人都算不上,他們都是軍隊裡本身識字的一些人,有軍官,有文書,偶爾也從內閣那邊抽調幾個人過去。

  不要求你掌握什麼高深知識,只要你能夠斷文識字,能夠給人啟蒙就足夠了。

  而掃盲班的規模也不再是和以前那樣零散的,而是以部隊編制為組織直接授課,這一講課,那可都是半個隊甚至一個百戶所的規模。

  好在掃盲班教授的課程都很簡單,就是簡單的識字以及數學,此外看老師的個人能力,能力強的還會說一點天文地理的常識什麼的,如果他自身都是個半吊子,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在掃盲班裡教授太多了。

  但是這並不重要,這掃盲班只是最基礎的識字和數學課程而已,如果後續想要繼續學,還有一個講武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