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發家致富靠老葉

  盤點,短時間內明軍應該是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活動了。

  自己這一下,起碼可以消停小半年。

  於是乎,發了財的救民軍在鄉野山間遊蕩起來,看美景的同時,還收割了數個不願意臣服的大地主。

  誰讓他們為富不仁,欺壓良善,且不願意給東鎮廟交稅的。

  今日就是讓他們漲漲記性。

  楚行等人帶著兵馬在大山邊緣發財的時候,葉文豪也帶著兵馬返回了安丘縣,看著被燒成灰的軍械庫以及糧庫的時候,他直接昏了過去。

  而楚行就沒那麼多閒心思關心他了,他每破一處地主家的土圍子,便命人將那些無辜的農奴召集起來,讓農奴投票,若是這個地主,平時做人還行,沒有欺壓良善,那麼楚行便只取四分之一的財富,順道將農奴帶走,若是欺壓良善,有人命,有證據,那對不起了,這個地主命是保不住了,糧食也都得拉走。

  所以這一趟下來,楚行帶回了數不盡的財富和戰利品。

  以至於楚行回山的時候,他的隊伍膨脹到了兩千餘人,這些被解放的農奴,一個個氣勢昂揚,終於有了翻身把歌唱的幸福。

  賽八仙敏銳的發覺,在大王的引導下,東鎮廟正在發生著急速的轉變,以前替天行道,只是個幌子,大家的目的還是打家劫舍,發財過好日子。

  但是現在,真的在解救貧苦百姓。

  救民軍,其精髓就在救民二字。

  百姓是可以接受的。

  大家希望有那麼一支隊伍的存在,將他們在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

  等到楚行將這些農奴和俘虜帶回大山之後,救民軍的人口總數再一次膨脹,從先前的五千多人,膨脹到了八千多人,整體力量,一下子直接逼近安丘縣城所有軍民。

  一下子多了將近三千人,意味著可以多出將近三百多青壯,如此救民軍在發動戰爭時,可以動員更多的年輕人加入軍隊。

  加上之前的隊伍,東鎮廟一次性徵發的士兵規模突破一千五百人,如果發發狠,兩千人也不是不可能。

  金銀財寶,糧食軍械,馬匹牲口,這些寶貴的物資,讓每一個兵士都是一臉的喜悅。

  雖然這些物資,都是充入公庫,但是說到底,以大王的性格,還是會用在他們身上的。

  比如軍械是要派發到士兵手中的,如今東鎮廟每個將士,都用朝廷的制式裝備,比之前的雜七雜八要好很多。

  經過數日的跋涉,大軍終於迴歸東鎮廟,大量的婦孺迎接大軍迴歸。

  東鎮廟的老弱,早就知道了明軍已經退了的消息,所以他們提前回歸大山,開始照顧莊稼,維持生產。

  當晚,東鎮廟上下充滿了歡聲笑語,那些新入山的百姓,看著發到手裡的糧食和地契以及大量的生活物資,一個個激動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在山下,他們是食不果腹,被人家不當人看的農奴。

  在大山之上,他們是一個個地地道道的百姓,他們有戶籍,有土地,有存糧,還有一群悉心呵護他們的大人。

  這些百姓如何不對楚行,對東鎮廟感恩戴德呢?

  是夜,喝的醉醺醺的楚行,回到內宅的楚行,迫不及待的拉著楚玉兒進行了一番人生大事的鍛鍊。

  本來他跟楚玉兒就是剛剛開始,正是熱情似火的階段,如今因為朝廷兵馬來襲,沒有辦法,才不得不分離,這返回大山的頭等大事,自然便是如此。

  次日清晨,渾身骨頭痠痛的楚行,看著身邊兒的玉人,滿都是都是畫面,正想著再來一場鏖戰的楚行,就聽外面有人呼喊,“大王,該議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