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三本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一章 數學建模

在平板電腦上看完了龔院士u盤裡推薦的最後一本書之後,趙賢才便在心裡這麼想著

既然書都已經看完了,那麼他也該聯繫龔院士了。

很快,趙賢才便給龔院士打了個電話,和他說了這件事。

在得知趙賢才這麼快就看完了他推薦的那幾本書之後,關於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趙賢才也算是加入其中了。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趙賢才才知道龔院士他們這個實驗團體是開發了一種通過在醋酸鉛和h3i(甲胺碘)前驅體液中添加微量h3br(甲胺臭)來提高器件性能的方法。

通過之前的實驗和優化以及表徵,他們發現,適當添加微量的h3br不僅可以有效改善鈣鈦礦薄膜的表面形貌、提高薄膜的結晶度,還可以調控薄膜的光學和電學性質,尤其是加強了各界面層處的電荷提取。

但是,所謂的“適當”和“微量”這兩個詞,是需要不斷的通過實驗來分析結果,才能知道怎樣的量才叫“適當微量”的,才知道添加多少h3br,才能最大幅度的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而趙賢才要做的,就是使用他之前所設計的程序,或者是根據他們經過不斷實驗得來的結果,來建造數學模型,並設計新的程序,來預估達到最大轉化效率時所需添加的微量h3br是多少。

在給龔院士打過電話的當天,趙賢才便收到了他們的發過來的數據。

經過兩天的建模和設計程序之後,趙賢才也根據他們提供的數據,推測出了用此種方法制備的正式器件效率最高可以達到多少。

“19.55%?這倒是和我們預測的一樣。”

在得知趙賢才這邊的預測結果之後,龔院士說道。

他們已經根據之前的一些實驗結果,對於用這樣的方法制備的正式器件效率最高可以達到多少有了一些大概範圍的推測了。

在他們的推測裡,根據這種方法制備的正式器件效率最高大概是在19%到20%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