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68章,打通帶脈

江朔道:“是啊,我記得趙夫子和我說過民為國之本,這麼多人口,涉及錢糧稅賦,自然不能輕易放走。”

拓跋守寂道:“何止錢糧稅賦,吐蕃之主赤德松贊連年用兵,這麼多青壯年更是寶貴的資源啊。當時吐蕃發大軍意圖阻擋党項羌人東去,若執意不肯留在吐蕃做‘餌藥’,便要大軍展開屠殺!”

聽到此處,江朔不禁感到背脊發涼,卻聽拓跋守寂繼續道:“當時包抄的騎軍主力就是象雄十東岱,東岱乃吐蕃兵制,一東岱有千人,十東岱便是萬人,若這萬人騎軍包抄上來,党項羌內遷之民定然死傷慘重,多虧古辛上師勸說本族茹本,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大開殺戒,象雄軍團才緩了幾天進軍,網開一面,放走了党項軍民。”

古辛上師道:“當年老僧還只是三十歲上下,能說動位高權重的茹本,也是天意,不能說是老僧的功勞。”

拓跋守寂道:“

飄渺無憑,我等還是極為感念上師的恩德。”

江朔道:“原來如此,所以這就是拓跋公極其信任古辛上師的原因。”

古辛上師道:“我的兩個弟子馬祥仲巴傑和鐵刃悉諾羅建功立業之心甚強,飛鴻子霍姆什到吐蕃來商議之時,他二人甚是雀躍,只盼著藉機攻入大唐,盡佔河西之地,老僧雖已看出其中有詐,但兩個徒兒卻勸之不聽,只能隨著一起過來,一來是想見機戳破霍姆什和乙亥阿波的陰謀,二來也想護兩個徒兒的周全,勿令其鬼迷心竅而致身敗名裂。”

獨孤湘搶著道:“所以我們在靈湫之畔找到古辛上師時,古辛上師不等我們開口,就已知我們來意,一口應允暗中相助,卻沒有告訴兩個徒兒。”

古辛上師笑道:“不告訴鐵刃悉諾羅,是因為他心裡藏不住事,怕他說漏嘴,而馬祥仲巴傑……他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做吐蕃大相,他們二人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江朔點頭道:“所以上師打發二人前頭趕路回石堡城,也是不希望他們與聞此後和空空兒秘商之事。”

古辛上師道:“江少主,你說的也對也不對,二人速返石堡城,唐軍正在謀劃再攻石堡城也是事實,不過和拓跋公在此伏擊大食人之事確實也是不要讓我這兩個徒兒知道的為好。”

江朔這才知道,古辛上師早就知道大食人尾隨在他身後,他和空空兒本就是在此引誘

大食人前來包圍,他們在崖洞內舉火以及章藏榭唸詩,其實只是為了讓伊本能找到這裡來。

他此刻細想伏羲神崖的位置,正是兵法上所說的三面高山圍合的死地,伊本也是領兵打仗之人,原本不該落入這樣簡單的陷阱,但他以為自己抓住了大魚,圍住了古辛上師,而忽略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江朔的武功或許已經可以和這些武林宿耆一較長短,但若要說閱歷、計謀、隱忍,和古辛上師、拓跋守寂這樣行走江湖數十年的老前輩相比,可還差得遠了。江朔心想:我之所以總是猶猶豫豫,還是在大是大非上看不清楚,若和古辛上師一樣有智慧,便能做到殺伐果斷,不再遲疑了。

進而想到,這計劃中唯一的變數其實是他和湘兒突然到訪,而湘兒身上的燭龍功突然反噬,空空兒和古辛為救湘兒才使局面變得險象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