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355章,人文山水

其實郭子儀雖然是武狀元出身,但華州郭家是世家大族,其祖太原郭氏更是了得,郭子儀作為郭家子弟中的翹楚,自然是文武全才,並非莽夫。而安慶宗與其父其弟大相徑庭,對於權利、財帛都沒什麼興趣,只是醉心書畫而已,在書畫鑑賞上下過苦功,自然品評起來也說的頭頭是道。

王維本就半官半隱,與朝堂之事不甚上心,雖然厭惡安祿山的為人,卻也稱不上死敵,今日既有知音之感,對安慶宗便不那麼討厭了,帶著他們看過牆面掛畫,又取出數個卷軸給二人品鑑,安、郭二人每每有切中要害的品評,引的王維快意大笑。

對於繪畫,江朔可就一竅不通了。只覺王維畫作顯得意境高遠,絕非俗品,但要他說出門道來,可就無法描述了,因此只能站在一旁聽他們說。

這時僕人奉上茶水,王維笑道:“倒怠慢了神會大和尚和江少主,快請入座吃茶。”

眾人入座,王維篤信佛法,平日裡不食葷腥,亦不飲酒,便以茶代酒與眾人相酬,眾人不談國事,只談風月,評詩論畫,好不暢快。

只是江朔提及李白詩作時,王維卻不回應,安慶宗悄聲對江朔道:“太白先生崇道,而摩詰居士尚佛;太白先生生性不羈豪邁,摩詰居士卻沉穩內斂;太白先生任俠好武,摩詰居士卻精通書畫。此二人啊,好比一個是火一個是水,一個是仙一個是佛。你對摩詰居士談李白的詩,可討不到好。”

果然論及詩文,王維輕李白而重高適,可見他不喜歡李白這種天馬行空的飄逸風格。江朔知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道理,王維不喜李白,他也不與之爭辯,轉而向他討教長嘯之法,王維也不藏私,傾囊相授,江朔得無上內力加持,學什麼都是極快,不消片刻便習得了長嘯之妙技。

是夜盡歡而散,王維命僕人給眾人分別安排了住處,第二日平明,江朔早早起身,他內力深厚,只需要休息兩個時辰便重又覺得精力充沛,疲憊盡消了。

他在別業中四處兜兜轉轉,卻見早有數十僕人執著掃帚、水桶在灑掃庭院了,他問一老僕道:“老丈怎麼一早就有什麼多人打掃庭院,我看這院子可已經整潔的很了呢。”

老僕道:“小郎君有所不知,王大人性好溫潔,地不容浮塵,日有十數掃飾者輪番打掃,讓別業時刻保持潔淨,莫說執帚者,還有兩個童兒專掌縛帚之事,就這樣有時候掃帚還不夠用哩!”

江朔聽了不禁咋舌,又想,我就算沒遇著這番奇遇,做個小書僮也好、做個僕役也罷,似乎還是跟著太白先生比較愜意,在摩詰居士手下當差可是殊為不易啊。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遠遠看見一個人影在竹林中一閃而過,速度雖快,江朔卻已認出是安慶緒,他心念一動,想:昨夜差點忘了安慶緒可不是好人,竟然對他毫不防備,實在是危險的很。此刻他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又害誰,我可得盯緊他。

想到此處,江朔也來不及同任何人打招呼,遠遠地跟在安慶宗後面,隨著他一齊向山中僻遠處行去。

他怕被發現,不敢跟得太近,只是遠遠隨墮在安慶緒後面,這輞川別業範圍極大,林木茂密,房屋只是零星點綴,安慶緒左繞右繞,還在輞川之中,只是此地附近既無屋舍也沒什麼閒散的遊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