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夕遙 作品

第七卷馬鳴風蕭蕭,少年正揚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月餘清官,富可敵國



            

            

            這許光鬥比郭琿、蘇凌他們看起來年長一些,論起輩分,郭琿其實應該叫他叔父,因為他是許宥之的弟弟,雖然年青,但從輩分上論,的的確確是跟他父親郭塗是一輩。

平素裡許光鬥跟審家死不對付,決計不會跟審正南和他的兒子審預有半點來往,再加上大戰以來,許光鬥由於沒有撈著那個渤海督糧的差事,差事被審正南的兄弟審正方搶了去,原本指望在這一途上撈他個幾筆,現在也只能想想了。所以對於審家,他早就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再說這郭張臧三家,張蹈逸和臧宣霸那裡還好說,畢竟是武將,平素交際本就不多,也沒有什麼利益上的糾葛,談不上關係好或者關係壞,只是許光鬥表面上對張、臧兩家客氣,其實心裡也瞧不上,一介武夫,有什麼可抬舉的?

至於郭家,許光鬥對他家的態度最複雜。準確的說,是對老爹和兒子態度截然不同。

對於郭家家主郭塗,許光鬥實在是有些討厭,不為別的,這郭塗事事處處刁難打壓自己的哥哥許宥之,許宥之可是許氏一族的族長,打壓許宥之便是扇了整個許氏族人的臉,他豈能與之善罷甘休?再加上,他們郭家和自己的許家對於繼承一事也是分屬兩個陣營,許家保得是大將軍長公子沈乾,郭家保得是二公子沈坤。

除此之外,這渤海就這麼大,原本沈、審、郭三家來分,沈家當然佔一半,剩下的一半審郭兩家來分,現在自己許家後來居上,儼然是第四家的世家大族。

審郭兩家見本就少得可憐的利益,他們許家再插上一手,能心甘情願。

所以,於公於私,這郭家本質上跟審家區別不大,都是對許家極力掣肘,妄圖阻擋他們成為渤海第四大族的趨勢。

可是許光鬥也不傻,自己的哥哥許宥之一直陪在大將軍身邊,如今又在前線,整個渤海的許氏家族,現在都指著自己吃飯,渤海城內各家勾心鬥角遠甚於戰場,許光鬥有點小心眼,明白雖然審郭都是自己許家的敵人,可是總要拉一個打壓一個,不能都得罪了,兩家合起來對付自己許家。

渤海城審家的審正方也好,還是審預也罷,平素都標榜自己清廉剛正,不徇私情,有時行事作風又太過酸腐,所以決計不能稱為他許家拉攏的對象。

所以他許光鬥沒得選,要向在渤海城立足站穩,只能聯合如今老子在戰場,兒子代家主的郭家。

偏偏這個郭琿又是一個紈絝,貪財好色,有駱駝不吹牛的主,也好拉攏,一來二去的,不管郭塗和許宥之如何在軍中爭得你死我活,這許光鬥和郭琿在渤海城卻是愈發親近起來。

對付這種玩意,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小酒一喝,美女一睡,下了床就叫哥......

所以今日郭琿做東請客,許光鬥便答應了一定來。

可是這哥們來了之後,一掃聽才知道,今日這宴席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僅僅是請客這麼簡單,而是有人要利用郭琿這二世祖牽線搭橋,跟自己搭上些關係。

至於是什麼人的,許光鬥也摸了個一清二楚。

陳甲。

這個名字他十分陌生的,若是說陳尚之或者陳禺還好說,因為彼此都已熟悉,也打過幾次交道,這叔侄二人為了表示投靠的誠心,可是向自己傳遞過許多次蕭元徹的軍事部署的。

無非想著納了投名狀,到時好在沈濟舟陣營之中撈個體面的位子。

可是許光鬥這玩意兒不這麼想,在他心中情報固然重要,可是自己能得什麼好處呢?

仗又不是自己打的,勝敗對自己來說也無甚重要。再說了,蕭元徹區區不到十萬人,沈大將軍比他的軍馬多了去了,每人吐口口水,淹也能把蕭元徹的人淹死。

真就退一萬步來講,沈濟舟的人全是廢物點心,真就敗了,最壞的結果這渤海不再姓沈而姓蕭了,自己也無所謂。

他可是聽他哥哥許宥之說過的,許宥之跟蕭元徹少時都認識,憑著許家的財力和自己哥哥的謀略,在蕭元徹手下照樣能混的風生水起的。

所以這場仗對許家來說,重要程度就打了折扣了。

趁著國難發筆財,把許家的財力和權勢再進一步才是自己現在該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