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四百二十五章 送他們走

「那也是我們督導不力。」馮瓊嘆口氣:「當時其實也是排查過的,但是排查的比較淺。」

聽的出來,他們這次過去,應該是以二號受害人的人際關係為首要排查方向了,這自然是很合理的,尤其是現在確認了廖保全為兇手之一,兩者的交集想必不多。

當年案發的時候,廖保全才是十六七歲,甚至都沒有成年,也怪不得他後來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參軍,想必也有脫離曾經的環境的想法。安海市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當年願意參軍的城市青年並不多,廖保全主動報名,其後參軍入伍等方面都很順利。

而在廖保全當兵前後,他的人際關係說不定就會有所變化,以前聯繫的,後面不再聯繫了的,少不得要受懷疑。實際上可能都不用這麼麻煩,年輕人的社交範圍本就有

侷限,仔細調查,應該很容易找出懷疑的對象來。

另外,廖保全有錢購買冷藏車,對標同夥也可能有這麼一大筆錢入賬,那從財務方面,也可能有突破。

馮瓊這時候邀請道:「江法醫願不願意跟我們一起去安海市看看?說真的,這個案子是把部裡的幾位法醫專家,給鬧了個遍,要是能夠順利偵破的話,也是一番佳話。」

幾名民警都好奇的看向江遠,哪怕是對長陽市的刑警們來說,參與部委的案件都是很難得的。

馮雲貴和馮雨桐雖然不瞭解刑偵,但聽著部委之類的名字,也覺得有點厲害的樣子。

江遠卻是搖搖頭,道:「503的現場都沒有了,屍體也都是專家們屍檢過的,我再去意義不大了。」

二次屍檢或者三次屍檢的難度是指數級的,不誇張的說,一次屍檢找不到的線索,二次屍檢要找到,難度10倍往上。所以,若是小縣城的小法醫做的屍檢,後續再做二次屍檢還有點意義,部委的專家當年如果認真的做過屍檢了,再搞二次屍檢,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真正有意義的法醫檢查,也就是看照片,看曾經的物證檢材——厲害的法醫,不光是當時做的法醫學判斷有多好,切片檢材也要規範,充分,有利於二次三次檢查。

馮瓊稍微有點遺憾,誠懇的道:「這個案子,前半程都是你跟下來,不如跟我們一起把案子結掉,善始善終。」

江遠也是誠懇的搖搖頭,道:「我著急回去,最近突然有點心得,我想起幾個老案子,也許能有突破。

他之前不僅將寧臺縣的命案積案刷了又刷了,清河市的幾個縣包括市區發生的命案積案,他都撿著容易的刷了刷。所以,對於清河市遺留的案件,他多少都有些印象。

別說,有幾個案子,要是用上剛得到的顱骨復原術,指不定就能得到突破。

桂花帶來的優勢,少不得還要送幾個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