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282章 曾記當年·李文忠

    “保兒,你今天怎麼又一個人在這?”李貞一回家,就看見一隻躺在竹椅上發呆的兒子。



    朱文忠默默從竹椅上爬起來,垂頭喪氣道:“文正又去逗標兒了。”



    李貞無奈:“你也去啊!你舅舅特意把你叫回來,就是讓你好好親近標兒!”



    朱文忠更加垂頭喪氣:“我去了。文正和阿英把標兒圍得嚴嚴實實,我只能在一旁坐冷板凳。”



    李貞扶額:“保兒,你就不知道擠進去嗎?”



    朱文忠雙手抱頭,煩惱極了:“我不擅長和人爭鬥。而且……而且擠進去了,我也不知道做什麼。”



    李貞放下扶額的手,深深嘆了口氣:“是我的錯,我教的你不要爭鬥。”



    李貞在元末饑荒之前,家境不錯,才能一直接濟朱元璋。



    在封建時代能經營一個不錯的家境,李貞的智慧和情商顯然都相當不錯,甚至讀過幾本書,雖寫不了字,但識得一些字。



    朱文忠有濃厚的讀書興趣,也是源自李貞。



    雖李貞算不上什麼耕讀之家,見識也比普通農人強上一些。



    亂世饑荒剛起時,李貞還變賣家產,宰殺牛羊,與鄰里一起結寨互助,等候官兵來救。



    後來世道越來越亂,村莊被燒燬,家破人亡的李貞與李保兒相依為命,幾近餓死,終於找到了朱元璋。



    李貞知道一家人的安危都系在朱元璋身上。他為了兒子,甚至讓兒子認朱元璋為義父並改姓,然後以自己失去了家人和妻子心灰意冷為由,拒絕續娶。



    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血脈看得特別重。



    李貞就剩李保兒這根獨苗苗,居然讓李保兒改姓,又不肯續娶,連朱元璋送他侍女侍妾都以“我一農夫享受不來”為由不肯要,後續也沒打算再留下其他血脈,基本斷了自家香火。



    李貞救濟朱元璋,對朱元璋幾乎有救命之恩。



    李貞不僅從來不提對朱元璋有恩,只提向朱元璋報恩,還為了兒子李保兒的未來連自己的香火都不要了,可見其對李保兒深厚的愛,以及超高的情商,和暗藏在心底的狠勁。



    說實話,就算到了現代,斷自己香火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何況古代。



    李貞自己小心謹慎,連朱元璋讓他在自己麾下當白拿錢不幹活的官都不肯,只要了些地自己當農夫。



    直到朱標出生,相師相面,朱元璋假裝把自己的孩子送走,將朱標充作陳標撫養。朱元璋疑神疑鬼,信不過別人,李貞才從偶爾幫朱元璋管管後勤屯田、大部分時候隱居種地的生活中出來,為“陳家”當了大管家。



    不爭權奪利,不索要恩情,李貞自己這麼做,也叮囑朱文忠如此做。



    因此朱文忠在軍中十分低調,即使戰功卓越不輸朱文正,卻慣愛將自己的功勞分給下屬,自己從不表功。



    不過朱元璋又不是瞎的,誰有功誰厲害,他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朱文忠升官的速度,只比朱文正這個朱元璋的親侄子差一點,很快躍居核心將領。



    朱元璋的小農小家思想,總想著上陣父子兵。自己沒兒子的時候,朱文正和朱文忠兩個與他有親戚關係的“義子”,就是他最看重的後輩。



    朱文忠被迫在軍中高調。李貞十分擔心,總不斷寫信叮囑兒子小心謹慎,切記不可與人爭奪。特別是與朱元璋和朱文正相處,只要起了爭執,不管錯在誰,必須自己認錯。



    朱文忠在李貞的教導下,在外人面前可能還有些傲氣。但回到了朱家,他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小透明的位置,當一個老實孩子。



    現在李貞讓朱文忠去朱標面前表現一下。在朱文正天天抱著朱標不撒手,稍稍一撒手陳英就把朱標牢牢護住的前提下,朱文忠真的不知道怎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