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249章 學子們各自打工中




    朱橚看了朱標一眼,繼續道:“四哥擅長用刀,說槍娘們兮兮不愛用。我早知練子寧有家傳絕學練家槍,所以才定下比木槍。”



    “娘們兮兮?”因力氣不如尋常武將,所以戰場上慣用冷兵器槍和熱武器槍的朱標挑眉,“行啊,他還說過這樣的話。常葳快回來了,等她回來,讓娘們兮兮的常將軍和他比一比。”



    朱橚掐了自己手掌心一下,才忍住笑:“嗯。”



    朱標愛用什麼武器,朱橚就用什麼武器。所以“娘們兮兮”其實是朱棣嘲諷朱橚的。朱橚早就想找機會告狀。今日終於找到機會。



    雖然大嫂的力氣不一定比四哥強多少,但大嫂的實戰經驗,四哥拍馬都不能及。朱橚一想到大嫂把四哥揍得滿頭包,就高興得想大笑三聲。



    “以後他欺負你,你直接告訴我,不用拐彎抹角。”在朱橚拿著朱標的令牌準備離開,好讓練子寧正式留在軍中時,朱標道。



    朱橚臉一紅,不好意思地點點頭,然後轉頭跑了。



    故意給大哥打四哥的小報告被拆穿!溜!



    朱標忍俊不禁,搖搖頭道:“貓兒這性格,在我們兄弟中也算獨一份。”



    “獨一份?不是和李文忠很像?”朱文正叼著樹枝從旁邊大樹下跳下來,“李文忠就喜歡來這種陰的。”



    朱標白了朱文正一眼,抱怨道:“英哥去了長江三角洲補足沒當過海軍的短板,忠哥忙著向工部學習基礎建設經驗,就你每日無所事事。我嫌棄你了,趕緊滾去蘇州,你不是想當欽差嗎?”



    朱文正抱怨:“我想練禁軍,你自己不讓我去,還怨我不幹活?說吧,讓你哥我去蘇州有什麼特殊的命令?”



    朱標道:“藍玉殺人殺太多了,留著些人幹苦力不好嗎?新南洲發現了許多露天礦,你帶著人悄悄去新南洲安排一下,把狂點搭建起來。挖礦很汙染環境,又是不可再生資源,先盡力挖大明本土之外的礦……”



    “你只要告訴我做什麼就成,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懶得聽。”朱文正打了個哈欠,“我能順便在海上逛逛?”



    “可以,但是不要當海盜!”朱標嚴肅道,“要是我聽到你搶劫商船的消息,哪怕不是大明的商船,我也親自來討伐你。”



    朱文正使勁拍著朱標的背,大大咧咧道:“你對哥我還不放心嗎?我頂多去搶海盜,黑吃黑,怎麼可能對商船下手。”



    “也不要主動找海盜啊!海上這麼危險,船翻了難道你認為你能游到海上嗎?能不動手就不動手,你的安全最重要……”朱標開始唸叨了。



    朱文正雙手捂住耳朵,任由朱標怎麼扯都扯不開。



    不聽不聽,標兒唸經。



    ……



    當常葳帶著金銀珠寶古董字畫滿載而歸時,京中的所有學子們都找到了工作,賺到了自己第一筆工錢。



    朱標也給他們上了第一次課,並批改了第一次作業。



    這群人不需要朱標每日給他們上課,朱標只是給他們發放書本,佈置作業,讓他們自己思考。等一段時間,再召集他們解答疑惑,批改作業。



    朱標回到南京後,對官學的學子們也這樣。



    因國子監的祭酒換成了王亮,朱標現在也會去國子監上課,把監生打擊得懷疑人生。王亮天天揹著手罵監生“不肖者自賢”,成為監生背地裡“憎惡排序”第一的祭酒。



    “得虧有你,其他人就知道攤手問我要錢!”朱標看著常葳帶來的抄家清單,熱淚盈眶。若不是常葳動作快,太子家都快沒餘糧了!



    砍頭太子,抄家太子妃,配合默契!



    “對了,常姐姐,小生要向你告個狀。”朱標把好奇地去扒拉珠寶箱子的朱棣拖過來,“狗兒說我用長|槍娘們兮兮,來,你給他示範一下什麼叫真正的娘們兮兮。”



    朱棣:“?”



    一點都不蠢的朱棣立刻大罵:“朱橚,告狀狗!”



    朱橚揹著手抬著下巴道:“我是貓兒,你才是狗兒。”



    “大哥,我沒說你,我說貓兒!”朱棣似乎掙扎。



    “交給我。”常葳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敢說敢做,敢作敢當,別讓我瞧不起你。”



    朱棣瞬間蔫了。這頓打免不了了。



    幾個兄弟皆非常幸災樂禍地大笑。朱狗兒,你平時不是囂張嗎?該治治了!



    把最近莫名猖狂的四弟交給常葳管教後,朱標繼續清點抄家收入,並在腦海裡打著算盤,計算支出。



    這筆錢到賬,科舉改革可以啟動了。



    所謂科舉改革,其實就效仿後世,在“國考”之前多加一道工序,那就是“高考”。



    為了讓朝中勢力平衡,確實每個省份都應該有名額。但這不能直接在科舉中顯示出來,否則會引起天然地域摩擦。



    然而在高考中“分餅”,卻可以減輕一部分弊端。



    南京和北京的官學、國子監高年級可以合併為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向全國招生,每個省都按照人口數量分配名額;



    在經濟和文化較為考前的行省首府,也籌建大學,面向全國招生,增加入學人數;



    之後科舉由傳統科舉和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並重,逐漸變成大學畢業生才能報考;



    科舉不限制地域,只看成績,且以客觀題為主,儘可能減輕考官個人影響……



    朱標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只是用後世已經成熟的經驗改一改,再經過大明最高智囊團體的本土化修改,再在大明推行“新”政策。



    這樣的政策弊端肯定有。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政策,但只要比現在全看主考官個人眼緣好,就是進步。



    路要一步一步走。說不定經過幾百年的實驗,後人總結出經驗教訓,會在他前世的那個時間點,拿出一套比他前世更好的方案。



    能讓後世人站在更高的起點,就不枉他穿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