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112章 助教制度沒想到吧

    哪怕胡德濟“死”了一次,他也確實不懂胡大海現在高興的原因。



    朱元璋積威甚重,胡大海還是第一次與朱元璋私下如此“玩鬧”。



    胡大海和湯和共事的時候,湯和說“朱老大”曾經是一個很風趣很和善的人,他每天跟在老大身後轉悠,哪怕吃不飽穿不暖,也覺得每日很開心。



    胡大海見到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是頗具威嚴。即便在朱元璋被解除了所有軍職,一無所有的回鄉募兵的時候,不認識朱元璋的路人也會被朱元璋的氣度折服,恭恭敬敬叫一聲“朱公子”。



    以“朱公子”當時行為舉止氣度神情,若他自己不說,沒有人會想到他的出身。



    胡大海今日才見到了當“朱公子”之前的朱元璋是什麼模樣。



    他不知道陳標的身份,讓陳標和士兵一起去急行軍,磨了一腳的水泡。他看得出來,主公又氣又急,是真的很想揍他。



    但主公氣成這樣,也只是拿著棍子在陳家庭院裡追著他上躥下跳。



    都說君心難測,如主公這樣有氣當場就出了,出氣的方式還如此“兒戲”。作為臣子,有這樣的主公,還不笑出聲?



    比起他捱揍的事,陳標是少主這件事對胡大海都不算什麼了。



    主公藏得嚴實的少主肯定很厲害,胡大海從來不擔心少主的本事。只是現在他心目中那個厲害的少主,換成了“陳標”這個具體形象而已。



    他現在笑的內容若告訴別人,不知情可能還以為他腦子有問題。



    怎麼捱揍還高興?



    但和他一樣看著朱公子一步一步成為朱大帥、明王,離皇帝的位置越來越近,人也越來越高深莫測的將領們,肯定都能理解他。



    胡大海輪流拍著自己兩個兒子的肩膀道:“好好打仗,好好讀書,以後咱們的好日子還長著!”



    胡德濟和胡關住點頭。



    雖然他們偶爾會惹胡大海生氣,但都知道薑還是老的辣。既然爹如此說了,他們就相信。



    胡大海又道:“對了,主公和我說,你們也要輪流回來讀書。你們可要護好標兒。如果不長眼的人得罪標兒,你們就算違背軍令,都給我狠狠揍!”胡德濟和胡關住都捏拳頭:“明白!不用爹/父親你說!”



    一個能為他們現編識字識數教材的先生,說是再生父母都不為過。



    若不是陳標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恐怕已經有人納頭就拜,跪稱義父了。



    他們總算明白朱文正那個眼高於頂的傢伙為何在跟著陳標的時候一點脾氣都沒有。他們有這樣的弟弟,恐怕也會說話都不敢聲音太大,怕震壞了弟弟的耳朵。



    什麼叫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陳標的三個哥哥怕不都有這個煩惱。



    胡大海叮囑了兒子們後,做了一頓心理建設,乖乖回到了應天,拎著禮物拜訪葉琛。



    葉琛把禮物收了,把胡大海趕了出來。



    如此連續三次,葉琛才讓胡大海進門,繼續教導胡大海讀史書。



    葉琛對胡大海也算是因材施教了,只是葉琛希望胡大海能學得更多一些,以後仕途能走得更順暢。



    這教導內容一複雜,胡大海就想擺爛。



    現在胡大海誠懇道歉,葉琛還是原諒他了。



    誰讓胡大海雖然大字不識,卻是個大好人呢?



    胡大海曾說,他不識字,不懂什麼道理,帶兵就只堅持三件事,那就是不殺普通百姓,不掠奪婦女,不焚燒百姓的房屋。



    胡大海還到處拜訪厲害的文人,希望他們能出山輔佐朱元璋。



    這樣的人,如果多學些本事,當更大的官,管更多的人,一定是百姓之幸。



    為此,葉琛這個普通讀書人程門立雪都不一定能拜師的大儒,願意拎著腰間寶劍追著胡大海教書。



    胡大海:“喂喂!教書就教書,你別拔劍啊!草!你還真砍!”



    從今天開始決定努力讀書的胡大海,開始想念小先生陳標的耐心和溫和。



    背不出書就會被劍砍,這老師你喜歡嗎?!



    ……



    陳標出城一趟,又鬧出大動靜。



    明王軍隊的基礎教育方法全部改革,不肯用陳標所給的方法教書的先生們都被請走。



    朱元璋的命令措辭很委婉,我們的軍士們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又過了最佳學習的年齡,無論是學習的記憶力、意志力都很差,正統的啟蒙方式對他們不適用。



    朱元璋的要求很簡單,這些人能認得常用字,會算衣食住行最基本的賬,以後離開軍隊也能有謀一個好差事,就夠了。



    在識字識數的同時,朱元璋還增加了一門思想道德課,希望這門課能和軍令一樣約束軍士們的行為。



    增加的思想道德課的內容由季仁壽負責。



    當季仁壽和朱升都對朱元璋歸心後,朱元璋也給他們看了天書。



    朱升病了一場,病好後身體更好了;季仁壽則撒開衣袍從應天這條街大笑著跑到另一條街,又跑回來,許多人都以為季仁壽瘋了。



    天書中雖然是辯證唯物主義,但有許多內容也和季仁壽研究的“心學”一致。



    那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認識世界繼而改造世界。當人的主觀能動性足夠強的時候,世間萬物都唯心所變。



    這個“方法論”,天塌了補天、洪水時治水、有了暴君就揭竿而起的神州大地老百姓已經實踐過很多次了。



    天書中的“人民英雄史觀”更是讓季仁壽有醍醐灌頂之感。



    他又想起陳標的話,“心學的本質是心中有良知,人人皆可成聖”。這不就是和天書中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教化之道啊!



    朱元璋詢問季仁壽的身體是否撐得住的時候,季仁壽恨不得再撒開衣服繞著應天城跑一圈,嚇得朱元璋不敢再提這件事。



    朱升不高興了:“他去管教化,我繼續和張昶過家家?!主公,凡事是不是該講一個先來後到?我資歷比他老!”



    朱元璋看著吹鬍子瞪眼的朱升,生怕朱升一個過於生氣,就氣暈厥過去,只好也同意朱升與季仁壽一起執掌軍隊教化的事。



    兩個老頭子就直接拖家帶口住進了軍營裡。



    標兒能做的事,他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