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燁 作品

第734章 孫夫子與紙鳶

“教書就夠難了。”賀靈川順著她說,“你們書院的學生,一個個跟野猴子似的。”

他去過玉衡書院,一到課間鬧騰得跟猴山似地,吵得他腦瓜子嗡嗡作響。

“嗯哼,都跟你差不多。”趁著竹條被熱水泡軟,孫茯苓飛快拗了個菱形的竹骨架出來,紮緊,正是風箏的經典造型。

她口中抱怨歸抱怨,動作絲毫不慢。

“孫夫子很熟練哪。”什麼女人不會做飯,但刀工驚人還會扎紙鳶?

“小時候跟我爹常做這個。我們做出來的紙鳶去比賽,飛得最高又最遠。”孫茯苓瞟他一眼,“你會不會?”

賀靈川也抓著小刀幫她削竹蔑:“小菜一碟。我還會扎大龍哩!”

孫茯苓嗤地一聲笑,沒說話,但把意思表達得明明白白。

“不信?”賀靈川瞪她,“扎個給你看看?”

“先扎幾個小紙鳶,給我看看再說。”孫茯苓指著竹條道,“一個都沒做好哩。”

“行行。”這玩意兒難不倒賀靈川,小時候鄉里扎稻草人、扎紙鳶、扎草蚱蜢都有他的份兒,講究一個巧和快。

他飛快做出了隼形、燕形,還整了個蝠蟦和眼鏡蛇。

孫茯苓這下子信了,因為這些竹條子在外人手裡,是怎麼都拗不出合適的形狀。更不用說他做得又快又好。

“別做太麻煩的,我畫也不好畫呀。”她把做好的竹骨拿去點膠,然後覆上溼紙繃緊,仔細裁邊。

待紙乾透,她還得在紙上繪畫,有的還得綁上長長的尾部,這才是個完整的風箏。

“這還用畫?”賀靈川往邊上一指,“把那張紅紙給我拿過來!”

孫茯苓看他一眼,把紅紙遞寄給他。這種灑金紅紙一般用來寫拜帖,又貴又挺括。

賀靈川抓筆蘸墨,豪氣干雲,在紅紙上一氣呵成:

三書還得天天念,你的功課不能減。

“大道至簡,你就把這個湖到風箏背面上!保證拿到的娃子都激動哭了。”

“三書”就是疏抿學院給十二歲以下學生圈定的教材,全是大部頭,三本摞一塊兒得有四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