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 作品

第34章 苦海水

    壬辰年芒種剛過, 安寧縣終於雨歇。

    前秦軍隊曾派兵攻來幾次,城中雖能堅守, 但城外田地總被戰馬踩踏,連月來雨水驟多,使得小麥幾乎顆粒無收。

    魏軍還有後方供給,暫不用擔憂糧草多寡,百姓們卻苦不堪言,城中已無餘糧,只得不顧泥濘,想從毀壞的田地間,再尋些能食的麥子。

    衙署裡,牧衡坐於案前, 看著手中軍報, 眉頭深鎖。

    縣令本想尋求魏軍援助,見他模樣,繼而無措不敢言。

    軍情緊急,恐前秦掘堤, 牧衡不得不讓將士日夜防範,百姓又懼怕魏軍,諸多緣由下, 魏軍就沒有過多幹涉縣中事宜。因此與縣令也極少交談, 兩人皆不熟稔對方性情。

    牧衡久不聞其語, 抬頭將手中軍報放下, 對堂中人道:“可是縣中發生要事?”

    縣令踟躕片刻道:“是。”

    “即為要事, 為何不言?”

    “吾實在惶恐……不知能不能言。”縣令說到此處, 忙扶袍而跪, “事關民生, 但前秦未滅,城中皆不是魏民,吾不敢妄求,猶豫萬分……”

    牧衡聽到“民生”二字,便打斷了他的話。

    “事關民生,百無禁忌,即刻暢言。”

    縣令一怔,抬首見牧衡望來,忙正色道:“小麥無收,城中無餘糧,百姓遭受饑荒之苦,所以想來懇求亭侯,能否援助百姓一二?”

    他說完,俯身磕頭,嘆息不止。

    兩國交戰,安寧縣雖被魏軍攻下,但城中百姓危急,魏軍不一定會助。他心中深知,田間小麥無收,錯不在魏軍,而是前秦軍隊幾番踩踏幼苗,還有連綿不斷的雨水,終釀成此禍。

    本不能奢求魏軍援助,如今城中無糧,實在別無他法。

    他看著地上紋路,也怕牧衡會拒,但為萬民,甘願一再跪拜。

    “你先起來。”牧衡抬手,喚軍中將領來前,問道:“軍中糧草,還能供幾日?”

    將領見縣令在此,有些猶豫難言。

    前秦還未攻下,軍政要事需多加堤防當地官員,以防有不臣之心,做內應告知前秦要事。

    牧衡知他憂慮,平聲道:“無礙,不用避。”

    將領回道:“只能再供半月,近日前秦軍隊頻繁出沒,後方難以再次供給。”

    半月的糧草,恰好能撐到夏至,於魏軍而言足夠,卻無餘糧援助百姓。

    牧衡沉默須臾,垂眸吩咐道:“即日起縮減軍中用度,派人分撥一半糧食給城中百姓,剩下的再另想他法。”

    “亭侯!這……”

    將領欲勸,被牧衡出言打斷。

    “不必多言,聽令行事即可。”

    一席話說完,將領拱手嘆息,只得轉身離去。

    縣令聞言怔愣,良久才反應過來,再次跪地長拜。

    “我替百姓,謝亭侯大恩。”

    牧衡之言,與他設想全然不同。

    多年來,前秦歷經多次戰火,從未有人重視過民生,安寧縣內,也不是頭次饑荒。他本想一試,卻不料牧衡毫無私心,不掩軍政,為民分撥重要糧草。

    牧衡整理好案上軍報,起身走到他面前。

    “不必言謝,若無此戰,百姓也不會遭受如此苦難。魏軍,亦有責任。”

    “怎會……魏軍從未殘害百姓啊。”縣令唇齒囁嚅,顫道:“真正使百姓置於苦難的,是前秦。”

    他說出藏在心間多年的話,瞬間吐出一口渾氣,抬首又望身著華服的諸侯。

    “亭侯身側女郎曾言,魏之國策,以民為本。那時我聞,以為妄言,今日卻受大魏恩德……”

    縣令說到此處,卻難以再言。

    生為前秦百姓,遭受磨難諸多,在□□下苦苦苟活。雖為民,在君王眼中卻不如豬狗,早已忘卻真正的活著是何種模樣。

    直到這位大魏的諸侯進城,才逐漸讓他清醒,百姓不該如此……

    牧衡見他模樣,沒有繼續深言,抬步往外走去。

    *

    城外田間,百姓皆在收割小麥。

    儘管小麥多數腐壞,或被踩踏,或生有病害,哪怕其上只有幾粒能食,對他們而言,也是最後的糧食。

    沈婉站在高處而望,想了許久,將大袖繫好,往田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