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黎明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明瞭

    孫傳庭不樂意縱兵劫糧,但世道逼著他去。朝廷的糧餉要麼是被大小官員挨次傾吞,要麼就是根本無有。士兵無糧自然打不了仗,而打不了仗又從何談起中興大明呢?

    為了大明再苦一苦百姓吧。孫傳庭在出徵之前是如此想著的,這也是他一路而來對高傑、白廣恩等人縱兵劫掠默許的理由。但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徹底喪失掉明軍在河南的民心,可以說自打孫傳庭踏入河南的第一步開始明軍的敗亡便是註定的了。

    民心盡喪,孫傳庭如此想到。

    但導致這一切的並非只有孫傳庭一人,還有大明上上下下橫行已久的官紳與皇帝們。與他們相比,孫傳庭不過是輕輕鏟了一鏟黃土罷了。

    掃六合,絕浮雲的秦始皇嬴政當年是何等的輝煌?一統山河,要為子孫作百萬年之計。然不過數十年之後,攻守異變,當年的虎狼之師竟然連祖宗廟宇都不得求保。

    北擊匈奴,南設交趾的漢武帝又是如何的雄姿英發?漢朝四百年餘烈,威服四方,萬國來朝。但黃巾一起,天朝崩塌。各地官紳如走狗、鯽魚亂竄以求一席安榻。

    如果說農民起義是王朝滅亡的哀歌,奏響秦王朝的是陳勝、吳廣。奏響漢王朝的是張角,張寶。而奏響眼前大明的則是高迎祥、李自成了。

    孫傳庭清楚的很,他解決不了李自成了。而大明的其他人也同樣解決不了這一股流寇。不,孫傳庭心想。對於將來的史書來講眼前的李自成恐怕並非再是什麼流寇了。或許也會史官為其傳記,或許也有人將稱他為太祖武皇帝。

    唉......孫傳庭長嘆一口氣。

    天下王朝無有不覆滅的,大明也同樣如此。但這並非代表著孫傳庭樂意改換門庭,他不僅不會如此相反,他會繼續返回陝西以作打算。

    孫傳庭是殉葬者,一位知曉自己末路的殉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