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七百零五章械鬥以及高利貸

  一盞茶的時間,轉瞬即逝,楊乾草草穿了點短袖,四角褲就衝到了樓上。

  “來來來,你仔細跟我說說這個借錢利息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乾上輩子,除了房子是貸款的,其餘的幾乎從來沒有透支過消費。

  可就算是貸款,利息也就是4.35%,就這利息,楊乾都覺得好貴,白白扔了很多利息出去,一年能吃多少排骨?能加多少雞腿?

  經過老高的介紹後,楊乾終於明白,原來中原自古以來就有借貸的情況,而且高利貸是屢見不鮮。

  以前炎黃朝的時候,還有官府專門做這個的。

  在當時的借貸,主要分為賒和貸,賒主要針對祭祀、喪紀之事,只要求按期歸還並不計利息,而貸則專門針對勞動生產者。

  實際上,炎黃朝為了穩定民情、鞏固政權,時常發放無息.貸款於民,相當於一種救濟與幫助,計息貸款是相對少的。

  炎黃朝計息的首要考量是地域的遠近程度,若住在城池中,國家徵賦二十分之一,即年利率為5%,住在遠郊則徵賦十分之一,按距離增加,由此類推年利率為10%-20%不等。

  參考楊乾上輩子的法律規定,基本上年利率超過20%便是高利貸,若住在炎黃朝遠郊地區,相當於向炎黃天子借了高利貸。

  然而這在炎黃朝,20%的利息僅僅是個開始。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金屬貨幣——黃金的出現,高利貸的魔爪由此伸入民間。

  戰爭所帶來的動.亂、災荒及諸國統治者橫徵暴斂的情況擊垮了毫無抵禦能力的平民百姓,借貸的需求高漲。

  與此同時,掌握大量財富的富商大賈及官僚等成了主要的放貸方。

  楊乾雖然喜歡歷史,但也只是從兵器開始的。

  被高御史這麼一說,楊乾恍然想起,歷史上的幾次滅佛事件。

  據說是因為錢很多,所以才拿寺廟開刀,因為唐朝的很多寺廟隨著越來越壯大,居然也有了借貸生意。

  楊乾緩緩坐下後,點了一根菸,眼中精光閃動,顯然在打著一些算盤。

  “目前,在我們郡城乃至整個雲通郡有多少人在從事放貸?”

  高御史皺眉思索道“這,應該不多。”

  “不對啊,我們郡,人口不少,怎麼會沒人放貸?”

  高御史尷尬的抓了抓腦袋“以前還挺多,這不是最大的放貸人,魏陽君被君上收拾了嘛,所以.....”

  楊乾恍然,原來這老小子支支吾吾的是因為,最大的那個傢伙早就被自己搞死了。

  房貸需要雄厚資金以及權勢,不然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能做這個生意。

  “這樣,你帶郡兵,去城外莊園裡面走一趟,按照字據的來,如果有人膽敢鬧事,就給我處理了,要是鬧出人命~~~”

  楊乾頓了頓,玩味道“雲通很久也沒見血了,適當殺一些,讓他們漲漲記性。”

  “明白,明白。”老高一臉冷汗,君上的殺性還真大。

  就當老高準備走的時候,楊乾一把拉住他,將他送到門口,小聲道“給我去查一下,哪些人參與到這個生意裡面,我要所有放貸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