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三十三、他們來了+夏國的調度

    “這麼說來,大軍必須南調了”李繼嘆口氣。

    “要未雨綢繆,依老臣看,朝順軍大部也該南調,屯兵南線才能打景國人個措手不及啊。”

    李繼點頭,不過他還是有些憂鬱“萬一景國不只南邊一路,還從東面進軍呢,永樂城一帶也是要地啊。”

    “誒,王上多慮了,永樂城一帶不是又左廂神勇大軍麼,左廂是我夏國最能戰之師,還有鐵鷂子坐鎮,完全不用擔心。”

    話說到這,李繼點點頭,也覺得有道理了,雖然還是有猶豫,最終仍下令“那就讓朝順軍也往南挪一挪吧”

    數日後,狄至也耶律大石率領四營新軍,已到大河渡口,等待對岸船隊集中過來,一起渡河。

    耶律大石騎在馬上說“狄將軍此行有什麼收穫麼?”

    狄至對耶律大石並不十分信任,之點頭,“有一些,弄清了一些夏國境內駐防情況,看來夏國城池沒我想的那麼堅固,夏國雖小缺地廣人稀,若他們避而不戰是個麻煩。”

    耶律大石看向遠處河面,“我記得夏國主力右廂神勇軍就駐紮在永樂城一代,可此行路過兩次,都沒見大軍跡象,我覺得他們可能把大軍調往別處去了。”

    “北上對付韃靼人?”狄至問。

    耶律大石搖頭“不大可能。狄將軍對夏國內的情況不大瞭解啊。”

    狄至點頭,這並不奇怪,也沒什麼丟臉的,他一個景國臣子瞭解夏國情況才叫奇怪。

    “老夫知道一些,夏國北部依舊是一些部族首領把持,這些人大多不太服從朝廷約束,打戰來不來都看他們心情,夏王也難以約束。

    所以夏國朝廷不管他們,他們也不願與朝廷王室過多勾結。

    別看之前夏王在那哭著說韃靼人殘害北方百姓,他心裡說不準是高興的,韃靼人班他削弱了那些不服管理的部落實力。”耶律大石緩緩說著,狄至有些驚訝。

    “所以老夫覺得左廂神勇軍不可能是北上,夏王不會救他們的,十有是南下了。”耶律大石篤定的說。

    “南下?殿下的計策成功了!”狄至眼睛亮起來。

    “大概率是的,不能完全確定,需要再觀察。”耶律大石道“水道觀察如何?”

    狄至搖頭“不太行,上流很多地方通行狀況不好,大船有擱淺的風險。”

    “我覺得可以換小一些的船,讓士兵走陸路,把船全改造船炮艦,就在河邊提供火力支援。”耶律大石建議。

    狄至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以往我們新軍大船總是又要運兵,又要打仗,船內人員混雜,很容易導致混亂,而且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於。

    如果戰事緊急,戰艦需要立即對敵人進行火力打擊,就必須調整保持姿態,側舷接火,穩定船身方便炮手瞄準,步兵就無法及時下船,要讓步兵下船,又無法及時調整姿態擊潰岸邊敵人。

    所以我也想過新軍海軍需要兩種船,一種體型較小,但更加靈活,全部加裝火炮,能夠快速在江河海岸邊調整姿態,用強大火力打擊敵人。

    另外一種則不需要火炮,完全是運兵船,兩種船隻配合既能各司其職,人員不亂,又能互相配合,一面讓小船火力壓制敵人,一面讓大船送我們的將士登上地面,攻城拔寨。”

    耶律大石聽他說完,隨即道“你覺得殿下會支持你嗎?造新船可是要錢的。”

    狄至搖頭“並不用太多新船,運兵還是大船就夠,只要新造一種更小的船,靈活快速為上,搭載的人不用多,把火炮都移到上面去。”

    兩人正說得興致勃勃,對岸的渡船全到了。

    狄至停下說話,開始組織眾人渡河到對岸去。

    其實此地已經是景國掌控的唐隆鎮地界了,這也是景國凸出到大河西面的一個據點。

    很快,四營人馬渡河,狄至看著波光粼粼的大河說到“回去之後,我向殿下說一下我們得建議。”

    耶律大石頓時明白他的好意,拱拱手“多謝狄將軍。”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