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二十一、臘月初+明州大族的對策

    詩語無語了。

    ......

    之後幾天,李星洲特意問了蒲察伶的意見,要不要把她的幾個姐妹接過來陪她,他在王府有一處單獨小院,完全住得下。

    蒲察伶很感激,隨後很聽話的任他施為。

    她的那些親戚女眷作為戰俘,還在驛館等候她們的家人來贖買,不過更多的人將會被賞賜給有功將士。

    禮部的幾個老古董倒是跳出來提議應給給她們安排好食宿衣物,然後安安全全的送回去,既能交好金國,又能體現有景國大邦禮儀。

    李星洲直接無視他們,其實宋使和近代史都挺像的,永遠不明白一個道理,一位的容忍,退讓和善意只會招致敵人的得寸進尺,最終軟弱致死。

    沒有誰會看得起沒膝蓋的人。

    更何況如果自己拔除自己的利齒,那別人就可以隨意拿捏,既然可以隨意拿捏,為什麼要要對你友善呢?直接弄死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所以對於把屈膝服軟當成善意表達,把希望寄託於別人態度的一些人,李星洲根本不想理會,以後遲早要收拾的,否則就是禍國殃民。這種情況歷史教訓太多了。

    之後李星洲並沒有急著去找起芳,畢竟那是年後的事,難得終於有時間,要好好放鬆一下。

    .......

    在全國上下舉國歡慶的一年,在皇太孫蓋世之功傳遍大江南北,百姓歡呼雀躍,士人激動鼓舞的時候,有許多地方並不安寧,籠罩在一股不安氛圍之中。

    明州,吳惠生成了風雲人物,當初對他百般施壓的妻子如今百依百順,讓他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威風,如今岳父一家及其親近大族也紛紛示好,甚至不少同僚也遠道而來,畢恭畢敬,讓他風光無限。

    理由無他,他在之前的風波中站在了皇太孫一邊,非但沒有和其他官員上書給皇太孫施壓,還上書表示支持新改制。

    如今皇太孫凱旋,立下曠世奇功,直接打到金國首都城下,迫使金主稱臣,讓出遼東遼西大量土地,甚至連人家皇后都搶了。

    如此赫赫戰功,讓很多人難以置信,冬月初就開始到處派人打探,心裡不斷盼著是假消息,結果打探來打探去消息是真的!

    光是明州,就有兩家老人因此事刺激一口氣沒喘過來去了。

    隨後,無論在民間還是朝堂,皇太孫威望一下子上升到無人能及的程度。

    而去年聯合起來抗拒牴觸皇太孫改制的大族和官員,之後還給朝堂上書要求皇太孫撤軍的那些人心裡也明白,他們要倒大黴了。

    而吳惠生也成了名人,因為他非但沒有和大多數人同流合汙給皇太孫施壓,還上摺子表示支持皇太孫改制。

    所以他是少數站對了隊的人,於是便有眾多討好和求助。

    一些是大族拉攏,一些是同僚求助。

    吳惠生飄飄然的同時也有一些緊張,他摺子是上了,要是皇太孫沒見到呢?他心裡也有不安,萬一沒見到,那今天被捧得多高,明天就會被摔得多慘。

    所以他決定再做些別的事,要讓皇太孫對他印象深刻。

    他明白那些大族很多想必完全不敢再和皇太孫對著幹了,可必然也有狗急跳牆,還要另謀出路的人,如果他能摸清那些人的動向,搞明白他們要出什麼招數,提前報告給皇太孫,那必然是大功一件啊!

    吳惠生也是個說幹就幹的人,不然當初他也不會頂著壓力站皇太孫。

    於是他開始藉著大家都來討好他,和他套近乎的機會不動聲色打探起各大豪族近期的動靜。

    也有官場的老油條看出他意圖,不過並未隱瞞,只是讓他在皇太孫面前美言幾句,吳惠生都點頭答應了,心裡卻想,到時打聽出消息,這些功勞有多少算多少,當然都要往自己頭上攬,哪會分給別人呢。

    ......

    另一邊,明州城外竹林水榭,炭火正旺盛,煮茶剛剛沸騰,石桌邊坐了八人,年紀最大的髮鬚皆白,有六七十年紀。

    年紀最小的大概二三十左右樣貌,都眉頭緊鎖,面色陰鬱。

    “這改制就是不給我們活路!”有人氣憤道。

    “平心而論,也不是不給,只是要削掉許多。不過在做都是什麼家當大家心裡清楚,各自有數,就不要說那些客套話,多想辦法吧。”一箇中年人敲了敲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