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

    次日,李星洲緩緩從暖洋洋從床上醒來,一旁詩語還在熟睡,小別勝新婚,她太累了。

    經昨晚的動靜,大家都知道他回來了。

    何芊高興得掛在他脖子上,隨後又撅著嘴問他蒲察伶的事,李星洲直接給她解釋,她小性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便拋之腦後。

    阿嬌則根本不提這事,溫順懂事的樣子,不過李星洲主動跟她提,還說了些情話,說得很文雅,說的阿嬌暈頭轉向,還趁機背了首情詩來賣弄一些,阿嬌更覺得幸福了,大概這就是才女吧。

    原來蒲察伶才到京城就被詩語知道了,不是嚴申嘴不嚴,而是魏雨白說漏了嘴,隨後就被詩語接道了王府裡。

    見府裡沒鬧起來,起芳表示很失望。

    回家後第一天,王府裡格外熱鬧,人都往後院擠想看他,李星洲乾脆出去,讓眾人看個夠。

    不過隨後便是忙碌,徹頭徹尾的忙碌。

    軍中將士賞賜,戰後傷病安置,許多問題都急需解決,很快就忙得腳不沾地。

    隨後因為接近年關,加之今年發生的事,王府來客絡繹不絕,各國使節也紛紛進京朝拜,拜見皇帝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玩王府跑。

    家裡還好有詩語她們幫忙張羅,稍輕鬆一些。

    另一方面,在眾大臣全是一片慶賀聲中,也有人跳出來挑事,那就是禮部官員,挑著蒲察伶的事說,可景國對士大夫畢竟太好,不好動他們。

    李星洲也煩,偏偏一時拿禮部的一幫老傢伙沒什麼辦法,隨他們去吧。

    以他現在的聲望地位,這些人也只能狺狺狂吠,或者說無能狂怒了,除此之外毫無辦法,就是蚍蜉撼樹罷了。

    到臘月,慢慢閒暇下來,就陪家裡的女人們,兩個孩子只有小名,還是皇上賜名,大名是等著他回來起,不過李星洲也一時沒想到什麼好名字。

    孩子的大名不用著急,反正現在他們啥也不知道呢,要好好想一想,可別坑了孩子一輩子。

    德公、何昭、薛芳、湯舟為、溫道離等人也陸續來過王府。

    隨後軍中將領幾乎都來了,像魏朝仁、楊文廣、折惟忠、固立川、辛贊等邊關外將,皇帝讓他們年後再回去,今年便在開元過年了。

    他們在驛館落腳,尋常大臣為避嫌自不會去交好邊將,他們在京城能去的也只有王府。

    李星洲也明白他們處境,所以讓他們在驛館待不住就多來王府走動。

    有皇帝的信任,他不用避嫌,況且這些人和他並肩作戰,都是下屬,來王府也合情合理。

    李星洲還接濟了固立川,折惟忠。

    固立川是平州守將,餉銀不少,不過他那點銀子在平州是充裕,到了京城就不夠康了。

    折家地處貧瘠西北,還要常年與夏國對峙,有點銀子都用在武備上了,也不富裕。

    而楊文廣和魏朝仁就不同。

    魏朝仁關北節度使,如今還兼管燕山府,景國官員本來俸祿就豐厚,加上他身兼數職,加起來光俸祿就是一大筆。

    楊文廣則經略太原府,俸祿高是一方面,太原放在南方或許不算什麼,但在北方那就是數一數二的富庶大府,李星洲不信他一點油水沒撈。

    至於剩下的義軍首領辛贊,皇上已經重賞其五十萬金,賜府邸一座,往後肯定還會有其它封賞。

    李星洲也慢慢回憶起來,辛贊?辛棄疾的爺爺好像也是這個名字啊!

    按照前世發展,金軍南下,北宋丟了半壁江山,他因家人無法難逃,為生計只好留在金國做官。

    不過辛贊是典型的身在金營心在宋,所以即便在金國做了官還一直教育自己的孫子辛棄疾,讓他學習孔孟之道,教他兵法武藝,讓他將來南歸報國。

    辛棄疾長大後,在北方組織義軍,四處抗擊金軍,隨後率領數萬人衝破金人防線南下歸宋。

    而辛棄疾也是天縱奇才,詩詞詞寫得好,留下“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等等千古名句。

    被稱為詞宗。

    宗字用得好,若說文風,李白稱仙,因為他的是有縹緲空靈之感。而辛棄疾的詩詞則有一種魏然大宗之感。

    不過他的才能不只在詩詞,軍事上也十分出色,在金國時候與金軍的各種鬥爭就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後來他還寫下《九論》,《十議》,其中非常能體現其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