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六百七十,石墨危機

    之所以在王府而非樞密院府衙,是因為此次只是討論出兵思路,意見等,並不會就此決定具體作戰方案。

    而且耶律大石,冢道虞的身份也不合適出現在正式場合,偏偏李星洲很像聽他們的意見。

    冢道虞不用說,南征北戰,景國百年來最能打的大帥,雖然如今被貶謫,他的意見肯定十分有價值。耶律大石閒居京城之後,也經常帶著魏國公主耶律雅裡來王府走動,畢竟人在異國他鄉,無依無靠,他能有的親近也只剩下王府。

    耶律大石本就會漢語,契丹的崛起始於全盤仿照中原制度,也就是蕭太后實行的無論契丹漢人,皆從漢制。

    其中包括了科舉制度,雖然沒有像中原那麼廣泛,但也已經實行了,所以曾經的遼國高層,相當一部分是會漢語,會寫漢字的,這也讓耶律大石和耶律雅裡跟他們交流方便許多。

    耶律大石自有他的驕傲,他也是非常優秀的軍事家,遼國與金國之戰,若不是兩面夾擊,耶律大石的軍隊被調到南線應對景國進攻,最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他到景國之後唯一提出的請求就是想見一次冢道虞。

    冢道虞比耶律大石大一輩,大概是一種後輩對前輩的敬仰吧。

    雖然是敵人,但冢道虞的威名可不止在景國之內,當初如果沒有吳王叛亂,說不定燕雲十六州也不會到今天還沒完全收回。

    想必那時年輕的耶律大石就經歷了冢道虞的北伐,恐懼也好,憤怒也罷,必然給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才會求見一面。

    他自然從善如流,但最終兩人說了什麼他也不知道。

    邀請耶律大石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他想拋出橄欖枝,試探其態度,他可知道如果不是他這個變數,耶律大石很可能橫掃中亞諸強國的猛人,絕對是名留青史的軍事大家,如果不是遇到他的火器,景國大軍在南線,這樣有能力的人他這麼會不心動。

    只是他曾旁敲側擊過幾次,耶律大石似乎有在迴避此事。

    朝中人可能不會信任他一個契丹人,但李星洲不在乎,他有信心,哪怕最壞情況耶律大石反叛,他只能和歷史上一樣往西跑,如果運氣好崛起,也能牽制蒙古人。

    耶律大石本人也正是壯年,他想必不甘沉寂吧。

    .......

    正午後,暖陽正好,院裡的桃林間時不時傳來好聽的鳥兒齊鳴。別院花園中,薰香青煙嫋嫋,侍女準備了一些清茶,幾樣精緻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