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五百八十八、老無所依 上

    那時他開始有些害怕了,本來路上他想過很多,覺得此戰失利,他卻有責任,但不至於丟性命,他規劃是對的,頂多不過因謹慎而有延誤,出問題的環節在於童冠和楊虎,兩人貪得無厭,縱兵搶掠才導致燕山府百姓激憤群起反抗,然後連鎖反應,招致後面一系列失敗。

    可如今這些書生這麼一鬧,此事就不是看他有沒有錯的事了,如果鬧得太過嚴重,即便他沒錯,皇上為穩定人心,說不定也不得不殺他。

    景國不殺文官,可殺起武人來從不手下留情,前武德使朱越的慘劇不過就在兩三年前,還歷歷在目。

    即便如此,他還是穩住了,老老實實在朝堂認罪,然後被暫時革職在家,等候御史臺發落,之所以如此,他心中還有事放不下,他還可以撐下去。

    那就是兒子的死活。

    郭藥師說他死了,可楊洪昭不信,被遼軍圍困,那也有可能是......是投降了嗎,只要投降了,遼人說不定不會殺他。

    越是想起那些,他又開始老淚縱橫,為什麼自己當初要教兒子精忠報國,教他將門之後,寧死不降云云的話,他從小就這麼做的,此時.......

    可他還不死心,他要等,沒有人攻入燕山府,證明楊建業死的那天,他都不信。

    所以他能面對朝臣眾口一致的口誅筆伐而默不作聲,面對文人百姓的怒罵裝作聽不見,任由別人去說,甚至外面有些人說起北方戰事,罵他也就罷了,還罵到他兒子身上。

    很多人在河邊或是六樓茶肆,悠然自得一本正經說楊建業有勇無謀,死也是活該自找之類的話,又引經據典以來類比。

    他咬牙切齒依舊忍住,因為如果那時與人起衝突說不定會給言官口實.....

    (題外話,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樣小事楊洪昭身為曾經大員要害怕嗎?舉個例子,北宋時期狄青官至樞密使,兩府宰輔之一,一品大員。可只因他武人出身,言官們群起攻擊他:他家黑狗長了個角,是邪兆!

    仁宗皇帝百般呵護沒辦法,甚至親自去求當時的通中書門下平章事文彥博,結果還是沒用。最終他只得將狄青榮罷出京,立下赫赫功勞的一代名將,在驚懼中病死外地。古人是不講科學的,言官要弄死人,特別是武人,任何微笑失誤都會成為致命的理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說的就是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