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五百四十七、天要絕人

    瞬間整個朝堂為此鬧成一團,如今朝堂上的皇家子嗣只有兩位,東宮太子李承平,以及樞密院同知、鎮國大將軍、京北轉運使、鴻臚寺卿、軍器監少監平南王李星洲。

    很顯然,他們兩一個身份尊貴,一個手握大權。

    朝中大臣一下分為兩派,六部大多數官員紛紛出來支持太子,只有工部判部事毛鸞與兵部判部事包拯都支持李星洲,包拯自不用說,以前是他副手,是李星洲提拔的。

    而毛鸞,他的前程和命也是李星洲救下的,當初若不是秋兒的滑輪組,太后陵墓就不能按時完工了,但即便如此,工部和兵部的同知和下面眾多官吏都是站在太子那邊的。

    道理很簡單,他們想借著太子恢復六部地位。

    而何昭,季春生等人自然支持李星洲,德公不便表態,德公脾氣比何昭好,但格局比何昭大,他看得清楚,這種時候皇上會不在,就需要他這個丞相來主持大局,否則就會打亂,所以他並不倒向任何一邊。

    李星洲不是什麼善類,他之前的退讓是為顧全大局,可這一次他不能再退。

    ......

    恐懼不安在蔓延,朝堂又因皇上的病倒亂成一片,所謂內憂外患,不過如此。

    第二天,皇上發口諭,讓六部首官,翰林院,三衙首官,武德使,三司使,樞密院,第二天到坤寧宮議事,包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副使、樞密中書舍人、尚書令、門下判省事、門下給事中、戶部使、度支使、鹽鐵使、武德司、翰林學士、兵部判部事、兵部同知、禮部判部事、禮部同知、吏部判部事、吏部同知、戶部判部事等等......

    顯然皇上要做決定了。

    下午,李星洲去看了後山的工匠宿舍修建情況,因為有水泥的緣故,祝融也是第二次幹這事了,所以建造得很快。

    不過因為沒有鋼筋的支撐,李星洲不敢讓他建太高,每棟五層,大約每間八十多平米,這樣的標準以及十分高了,在這年代,能住在城裡,有棟房子以及算富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