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三百九十、詩語設局

    嚴毢也點點頭,心裡對老先生佩服,當初王爺年少還傷過他老人家,沒想如今放倒他不計前嫌反過來幫助王府。

    詩語沒有眾人那麼大驚失色,她只是接著問:“季叔,湯大人那邊說好了嗎?”

    “說好了,他也答應了。”季春生道。

    “說好時辰了嗎,時辰很重要。”詩語又問。

    季春生點頭:“都說得清楚,我還按你的意思再三強調了。”

    詩語點點頭,對季春生道:“田妃當初請我到宮裡唱過詞,宮裡時辰戒律嚴明,申時讀書,酉時用膳,戊時為公,如果錯過時辰,說不定就見不到皇上,平常還好,今天見不到還有明天,可此時不能出半點差錯。”

    詩語說著又強調:“還有就是,包拯大人也必須交代清楚,必須後於湯大人才行,否則皇上說不定不會見他。”

    “這是為什麼?”阿嬌不解。

    詩語拉住阿嬌嚇得冰冷顫抖的小手捂著:“因為事情一旦做不好,在別人耳裡說什麼都像是藉口,何況是皇上,鴻臚寺成了那樣,要是沒有湯大人先鋪墊,讓皇上起疑,皇上必定只會以為包拯在狡辯而不見。”

    “我這就再去與他說明白!”季春生道。

    “還有,要叫人去把孫文硯找來,有事請他幫忙。”

    ........

    在明清那樣的高度集權王朝之前,皇帝的聖旨被駁回的事情並不在少數,簡單的說,因為各處勢力各成一家,朝廷中文武對立,各部分權,自然就會產生牽制。

    其中以唐、漢為最,皇帝的權力受到各種制約,到宋朝,因為武人地位低下,所以文武對立減弱,因此中央得以更加集權一些,但對話皇權的牽制依舊十分大。

    聖旨真正的決定權是在中書省,皇帝的任務是簽字蓋章,而門下省如果覺得這道聖旨不行,那他有權將它直接駁回,哪怕皇帝已經蓋好章同意了也沒用。

    但在中書,具體操作又有兩個流程,中書舍人確定聖旨中心大意,然後翰林學士遣詞造句,寫成聖旨。這其中任何一道不按流程來,聖旨都會被定為無效。歷史上唐朝、宋朝也有皇帝怕中書、門下不給自己面子,繞過中書門下發聖旨,但發出去的聖旨受到全國大臣鄙視,因為流程不合法,不執行不說,還成為笑話。